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乡村如何建设?群众说了算!
在推进乡村建设中,晴隆县大厂镇充分发挥民主协商作用,以院坝协商为载体,以人民群众为主角,以“院坝协商”发动群众凝聚共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围绕“干不干”让群众定、“怎么干”让群众想、“为谁干”让群众动、“干后怎么办”让群众讲,坚持自己家园自己筹资、自己设计、自己建设、自己管理,全面激发群众主动性和积极性,让群众行动起来、参与进来、共创未来。
院坝协商聚合力 “干不干”让群众定
(资料图片)
“没有钱我们自己捐资捐物,出工出力。”
“我在晴隆开得有艺术培训班,乡村文化方面我来负责。”
“我在家门口上班,下班后我可以拉砖、出力。”
协商期间,大厂镇上虎村村党支部书记周大念家的院坝里,总是热闹非凡。群众整齐地坐在院坝,围绕建设美丽家园大家干不干、建设资金从哪里来、没有人才怎么办、乱搭乱建拆除同意不、建设中占部分庭院和土地愿不愿意让出来、建设完成后谁来管护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
在激烈的讨论后,经过参加院坝协商会的所有村民6次举手表决同意美丽乡村建设自己出钱、自己设计、自己建设、自己管理。
院坝协商集智力 “怎么干”让群众想
美丽乡村建设要怎样才能切合实际,怎样才好看,需要怎么建,如何设计,如果请第三方进行设计那是一笔不少的费用,建设成本无疑增加许多。
在晴隆开艺术培训班的罗刚,听说家乡要开院坝会协商建设美丽乡村,他早早就来到院坝里等着一同商量家园怎么建设、如何设计。院坝会上他首先表态,愿意来现场参与、免费设计。
后来的建设过程中,罗刚也践行自己的话语,时常和驻村干部、村民一道思考怎样建设才有艺术感、才有乡愁感,甚至石头怎么摆放、木头如何变得更美观等等事无巨细。
院坝协商提效力 “为谁干”让群众动
院坝协商会召开后,需要的是说干就干,立说立行。
刚刚开完会,老党员周广盛就说,捐钱捐在哪里,我马上捐,随即掏出500元捐了出来。接着退伍军人周易捐了2000元,拄着拐棍的朱照权紧随其后,远在外面务工的听说捐钱,有的立即打电话捐了1000元,带着小孩的用压岁钱分别捐了985元和211元……
开建后,在附近和煤矿务工的村民,一有时间就到现场帮忙砌砖,抬石头,能搅拌水泥的搅拌水泥,能砌砖的砌砖,能设计的设计,美丽乡村建设每一处都有群众积极参与,每一处都有群众辛勤劳作洒下的汗水。
截至目前,上虎村坪子上组72户中已经有297人捐资130385元,出工出力864人(次)。
院坝协商添动力 “干后怎么办”让群众讲
美丽乡村建设最终的目的是让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
动力有了,美丽乡村建设也实施了起来,然后建设好后,如何让群众把建设的内容管理好?
针对这一难题,大厂镇组织院坝协商会后,就美丽乡村建设的“建、管、用”成立了村民议事领导小组,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确定了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后,交由群众共同管护和维护,实现美丽乡村提质增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允凤
编辑 彭芝莉
二审 宋洁
三审 陈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