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正式结束!厦门将……
重要通知!
重要通知!
厦门要出伏了!
【资料图】
厦门要出伏了!
厦门要出伏了!
就在明天!
厦门2023年“三伏天”正式结束!
熬啊熬,终于要熬出头~
就在明天(8月20日)
厦!门!出!伏!
长达40天的2023年“三伏天”
将正式结束!
弱弱问句:
今年加长版的40天“三伏天”
厦门各位小伙伴
体验感如何?
被高温暴击的感觉
够酸爽吗?
明天出伏!
但接下来厦门……
大家伙都知道
对于厦门
每年的出伏
并不意味着高温结束
和秋天的临近
气象学上的入秋,需要满足“连续5日平均温度在22℃以下”的条件。眼下南方大部地区还算是夏天。当然,在阴雨、台风带来风雨的影响下出现降温也不足为怪,总的来说炎热还是主角。
再看接下来的厦门天气
依然“炎热当道!”
注意!最新预报来了!
厦门炎热+雷雨持续来袭!
这两天
暖湿气流掌控厦门
大气持续积聚不稳定能量
容易酿出阵雨或雷阵雨
气象部门预测
今明两天,受暖湿气流影响
厦门降水强度增强
范围扩大
局部可能有暴雨
降水时伴有
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
强对流天气
市民周末要合理安排行程
出门备好雨具!
预计到下周一
厦门依然有雷阵雨、局部大雨
下周三开始,雨势将逐步减弱
下周四
厦门将从阴天转为多云为主
太阳重新露面
气温也略有回升
城区最高气温可达32℃
明天出伏!
厦门人接下来要注意这些!
从出伏到秋分
这段时间内
昼夜温差起伏加大
在气温不断变化刺激下
有下面这几类疾病的人
要特别注意!
哪些疾病最容易高发?
1.心脑血管疾病
天气闷热,人体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
此外,气温交替,容易引起血压较大的波动,两者共同作用容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溢血等)的发作风险。
尤其本身心脑血管不好的体弱人群和老年人群,需要多加注意。
2.中暑
一是天气闷热,人体水分流失较多。
二是人们在心理上容易“忽视”,认为不是炎炎夏天不会中暑。
3.过敏
这一季节是皮肤及呼吸道过敏的好发季节。
空气干燥,使得皮肤比较干燥敏感,更加容易对过敏物质产生过敏。
此外,空气中的各种花粉、灰尘颗粒等过敏原增加,容易引发易过敏人群的呼吸道过敏。
4.感冒、肺炎
闷热的天气适宜细菌、病毒的繁殖以及冷热交替的环境,加上人体免疫系统在这段时间里比较“低迷”,容易引发感冒。
此外,肺炎也是这段时间的高发病之一。家长应及时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5.咳嗽、扁桃体炎
空气比较干燥,使得嗓子及鼻子“发干”,容易引起干咳(一般痰比较少)。
此外,这段时间扁桃腺也最容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常伴有高烧、头痛、咽喉痛等,多有因疼痛而无法吞咽的情况。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1.穿透气性好的衣服,避免散热不及时导致中暑。
2.从比较燥热的室外进入到空调间时,最好是带个口罩或是干净的卫生纸捂住口鼻。
3.多喝水,每天主动定量饮入一些水分,白天应有4-6次的排尿次数,尿色呈浅黄色,每次200-250 ml尿量。
4.进行适当的锻炼,运动量不宜过大,可以慢跑、散步、太极拳等。
5.调起作息,增加睡眠时间帮助身体更好适应季节的更换。
6.健康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建议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少吃高热量及难消化的肉食
编辑:方锐
审核:庄梅芳
来源:海峡导报 厦门气象 厦门广电等
相关内容
图片
-
明天,正式结束!厦门将……
动词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查询快
【光遇活动】23年七夕活动
-
史带财险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7
100斤沈梦辰和76斤鞠婧祎,
中原估价指数(主要银行)CVI
暑期旅游市场火爆 多地景区
郯城:“小葡萄”种出“大身
什么是涵管 什么是涵管裹头
-
国产4K级显卡风华2号已进入
美债低收益率时代一去不返!
金浩霸金:8.18周线收官黄金
100余家振动企业齐聚新乡,
哪些情节被认定为自动投案案
蓬生麻中(关于蓬生麻中简述)
-
一颗梨带来致命病菌,专家提
家居要闻| 红星美凯龙创始
北京风光 北京景区排名前十名
俄媒:俄展示870多种缴获的
专访:巴中本币结算推动更公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信息化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