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冻土中沉睡4.6万年的生物被科学家复苏了 网友:太吓人
2023-07-30 00:38:1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据最新一期《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上的论文,一小群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中取出的线虫在被解冻后“起死回生”,尽管只继续存活了不到一个月,却繁殖了100多代新线虫。这些线虫的年龄约为4.6万年,跟长毛猛犸象同时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一发现可能会推动人们思考生与死之间的第三种情况。不少网友表示,“科幻惊悚片的开头都是这样的”“要是还能一直繁殖下去,挺可怕的”。
休眠4.6万年后复苏
当地时间周四,一篇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上的论文再度引发对“夹在生与死之间第三种形态”的关注。
简单来说,多国研究人员成功复苏数条深埋在西伯利亚冻土中的线虫,这些线虫的年龄约为4.6万年。
据报道,论文第一作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所名誉教授库尔兹查利亚(Teymuras Kurzchalia)表示,这些小线虫保持休眠状态的时间之长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以前科学家以为它们最多只能休眠40年。
这些线虫属于早已灭绝的物种Panagrolaimus kolymaensis,它们在永久冻土层中并没有死去,而是处于一种叫作“隐生生物”(cryptobiosis)的休眠状态。
隐生是一种生命状态,指的是生命体为了应对极端天气条件时极端降低代谢的情况。例如隐生动物面对干旱时,会进行“脱水”,并停止繁殖、发育和新陈代谢等活动。但等到环境好转时,又能复苏过来。
库尔兹查利亚表示,类似于病毒这类的单细胞生物已经被证明能够在隐生的状态下存活数百万年,但对于动物来说,隐生4.6万年已经是目前的纪录了。
据悉,这些沉睡4万多年的线虫是在21世纪初,在俄罗斯东部Kolyma河附近130英尺地下挖出来的。这批科学家在2018年首度发表论文描述这种现象:他们把这些冻在地下的线虫放在70华氏度(21.1摄氏度)的培养皿数周后,一部分线虫开始复苏并开始繁殖。
通过放射性碳定年法,科学家们初步给出的结论是这批线虫所在的冻土大概已经有3万~4万的历史了。在最新的论文中,科学家们表示又对这些冻土进行了检测,定下了4.6万年的年龄。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这批人类被唤醒的线虫已经走完了横跨四万多年的一生,但他们在醒来后,也通过无性繁殖留下了后代。
库尔兹查利亚表示,这篇论文可能会推动人们思考生与死之间的第三种情况。库尔兹查利亚也表示,虽然我们现在对如何实现介于生与死之间的状态有了更好的理解,但离利用这门科学让冷冻的人类或恐龙复活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冻土层还有多少未知待解?
地球变暖导致的永久冻土融化,会带来巨大的风险。今年3月,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北极地区升高的气温正在令永久冻土解冻,科学界警告称,这意味着,在冰冻的土壤层里休眠的古老病毒可能重新危祸人间。
不久前,法国马赛大学医学院医学和基因组学科名誉教授简·米歇尔·卡拉威尔测试了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中提取的样本,从中发现了一些仍然具有传染性的“僵尸病毒”。这重新引起了人们对冻土的关注。
卡拉威尔团队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病毒》杂志2月刊上。过去数年里,他们从西伯利亚的7个地点采集冻土样本,从中分离出数种古代病毒毒株。目前,该团队已成功“复活”了5个病毒家族,最古老的历史超过4.8万年;最“年轻”的病毒样本来自埋藏于地下16米的长毛象遗骸,有2.7万年历史。
“这些病毒至今仍有传染性。”卡拉威尔说。研究团队担心人们用猎奇的心态看待与冻土有关的科学研究,忽视了“古代病毒可以被复活”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
“僵尸病毒”离人们并不遥远。
1997年,科学家从阿拉斯加苏厄德半岛的冻土层中发现一具女尸,其肺部样本含有造成1918年流感疫情的毒株的DNA碎片。2012年,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一具被埋藏300年的女尸,她身带一种与天花病毒有关的病原体DNA碎片。2016年,西伯利亚的数十人和2000多只驯鹿感染了炭疽病。研究人员认为,是夏季气温升高导致冻土层中的炭疽杆菌孢子从墓地或动物尸体中散出,造成了这次“非同寻常的感染”。
卡拉威尔不是唯一发出警告的科学界人士。2022年,另一个研究团队发表了对北极圈的研究报告。通过对加拿大哈森湖沉积物和附近的土壤进行遗传物质测序,科学家发现,在冰川融水流入湖泊的地点附近有更高的病毒溢出风险。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西伯利亚冻土中沉睡4.6万年的生物被科学家复苏了
- 南平市将防台风和防暴雨应急响应降为Ⅳ级应急响应
- 公益广告损坏?当天更换点亮城市
- 方城县赵河镇:打响夏季防汛新攻势 筑牢防汛安全
- 男子捡银行卡取走4000元反被表扬
- 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 提升企业绿色发展能力
- 第三届长三角体育节电子竞技赛在湖州开战
- (成都大运会)中外运动员谈开幕式:惊喜连连 意
- 成都大运会丨开幕式背后的故事——喜怒哀乐一张脸
-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的这些巴蜀文化,你都get了
- 巴适!活力四川26米手绘长卷来了
- 听着海浪喝啤酒 积米崖渔人码头有处“离海最近”
- 多地1小时降水量破历史极值!今天这些地方有暴雨
- 暑假即将过半 你家孩子的暑假计划执行如何?
- 潍坊保税公安组织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
- 甘肃陇南:“绿”镜下的美丽乡村
- 片警老方带领辅警娘子军,守护30平方公里乡村平安
- 省第十六届中运会鄂州开幕
- “稻虾小镇”狂欢夜
- 省妇幼“夜诊”送医到社区 居民家门口看上免费“
- 汉口江滩“手语角”的无声精彩
- 新华全媒+|国内旅游市场“热”力十足
- 德邦证券:地方债加速发行或收紧资金面
- 美国Q2 GDP超预期,经济要软着陆了吗?
- 鱼贯而出的贯什么意思_鱼贯而出的解释
- 【韩国女爱豆INS粉丝数TOP15】BLACKPINK全员上榜
- 普陀区区级视觉健康中心正式挂牌!
- 太原市小店区:许东北街等16条道路命名和变更起止
- 预防儿童网瘾,家长须知5点
- 河南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东北话辨识度有多高?
- “救”在身边!“线上+实操”多形式开展应急救护
- 江岸区司法局:“法治体检”精准把脉 助企安
- 新华全媒+|国内旅游市场“热”力十足
- (成都大运会)中外运动员谈开幕式:惊喜连连 意
- 东营台风预报:大雨暴雨,70-120毫米
- 山西公安通报电信诈骗案例
- “同庆建军佳节,共忆峥嵘岁月”老兵座谈会召开
- 文明之旅:青芝坞毅路同行
- 曹文轩与小朋友共读图画书:“菊花娃娃”守护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