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赓续中华文脉,书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2023-07-10 21:14: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 上官云)雄伟壮观的长城,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散布着众多珍贵的文物瑰宝、世界遗产,共同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展示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国宝神韵,穿越古今。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守护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瞩目的答卷。
1985年,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7年,莫高窟、泰山、长城等6个项目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迄今为止,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彰显中国智慧。
多措并举,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中国范例。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保护、整治、考古项目近600项,打造北京箭扣、河北喜峰口长城研究型保护示范项目。同时,推进中英“双墙对话”,搭建文明交流互鉴桥梁,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跨国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长城保护状况报告,长城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在长城保护方面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使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得到了妥善保护。
凝心聚力,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202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印发;2022年,《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以文铸魂,书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多年文明;2022年7月,中国国家版本馆落成。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社会积极参与其中。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古至今,熠熠生辉的文化瑰宝,积淀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将它们守护好,也是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一环。
守正创新,继往开来。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孜孜以求,中华民族在复兴道路上阔步前行,中华文明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焕发出全新光彩。(完)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何以中国】赓续中华文脉,书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 【何以中国】这座博物馆,让来自罗马尼亚的她深深
- 【我在中国挺好的·第二季】我心安处是中国
- 德国小伙无名:“我要让外国人了解中医的魅力!”
- 瑞银财富管理最新发声!中国股票具吸引力
- 7月10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一览
- 温州海事局组织开展“‘童’行海事 筑梦未来”航
- 杭州通信中心开展“携手迎亚运 安全伴我行”水上
- 荆州海事局扎实推进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
- 中国船级社助力“中远盛世”轮光伏改造圆满完工开
- 涪陵海事全力消除“堵点” 畅通油污水全链条处置
- 减持公告汇总丨这两家公司拟遭减持不超6%股份
- 营口企业三年正面清单
- 沙头角香港青年创业平台揭牌,首个孵化项目小港夜
- 液化气罐着火怎么办?南宁消防:这些处置措施要学
- 村VA3:0轻取文教镇,提前出线
- 视频+组图 | 海南“村VA”A组小组赛完结 文昌
- 鼎石资本(00804):全数2975.88万股不获认购供股股
- 乌镇景区回应“婴儿坐游船需买票”:1.5米以下按
- 湖北警方夏夜治安统一行动,3天抓获现行违法犯罪
- 挽损30余万元!湖北谷城警方打掉一个“代办公租房
- 女子躲玉米地接诈骗电话,民警烈日下苦苦寻找成功
- 走进看守所,保康县红十字会党员干部零距离接受警
- 基层意味着更多机遇更大的平台 这些00后就业选择
- 中国民营企业突破5000万户
- 万人说新疆丨乌伦古湖追鱼情缘
- 凡人微光|盛夏的“果实”
- 2023进度条过半,“衣食住行”的变化全在这里→
- 重磅!黄河流域发现长达百万年连续古人类文化遗存
-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以西安为起点 两项网络主题
- A股历史首只强退可转债,一日暴跌76%
- 《新千里江山图•壮美陕西》入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 何以中国丨“简”述中国 “牍”懂丝路:天下大同
-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丨陕西考古队员的一天
- 南方精工: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警示函
- 互动| 天融信:推出数据安全智能管控平台、数据
- 元道通信:股东秉鸿共拓、秉鸿嘉实、秉鸿创业拟减
- 万兴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9%-345%
- 莆田海事助力湄洲湾港东吴港区半年度电煤货物吞吐
- 增长48%! 上半年大运河宿迁段集装箱通过量47万标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