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香港陶艺家:巧手捏得牡丹开
2023-08-06 18:16:5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香港8月6日电 题:香港陶艺家:巧手捏得牡丹开
一团瓷泥、一双巧手,经过10多道工序和1300度高温烧制,在12个小时的升温与12个小时的降温后,一朵栩栩如生的陶瓷牡丹花“绽放”开来。这一“妙手生花”的本领方寸间见功力,细节令人叹为观止。
“古人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爱花的我,希望运用现代技艺,用泥土守护花朵永恒的美。”香港陶艺家王俊贤说。
(相关资料图)
由形塑神的陶瓷花
王俊贤对陶艺的热爱源于童年:“我祖父母家在新界有一个巨大的花园。有时候我会和奶奶沿着小路寻找鸭蛋,每周还会从地里收获成熟的蔬菜。我喜欢在泥里玩,用泥土捏塑不同的形状。”
大学毕业后,王俊贤成为一名园艺设计师。一次出国交流期间,他在欧洲古堡里被一个花瓶上的陶瓷花深深吸引,童年时用泥土捏公仔的快乐回忆随之被唤醒。
“我当时想,古人仅凭传统工艺就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瓷花,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该如何改良技术,使陶瓷花花瓣变薄且不反光,令花朵不仅美,而且‘真’?”王俊贤说。
回到香港后,他拜师学艺,学习岭南陶艺文化,并查阅大量古今中外有关陶瓷的典籍,试验各种技法和配方……渐渐地,他发现传统制瓷方法会上釉着色,这样一来花瓣就会变得厚重且反光。他尝试把陶瓷釉药加进泥里制花,这一改变使得陶瓷花瓣不仅不反光,而且薄似蝉翼,边缘处的褶皱如有“东风剪裁”之感。
他还使用含有高岭土的瓷土制作,烧制温度可达1300度,堪比火山岩浆,从而烧造出瓷花的晶润透光质感。靠着精湛的技艺,他让每片花瓣都呈现出风向, 做到以动衬静的效果,实现了从“形似花”向“神似花”的转变。
王俊贤对传统工艺的创新,让陶瓷花焕发出“生命力”。“每当我把作品带到国外展览时,很多观众都分不清真花和陶瓷花,纷纷点赞中国风的陶瓷艺术。”他说。
把唐诗宋词“藏”进陶瓷牡丹里
古人说“世人甚爱牡丹”。在所有花中,牡丹也是王俊贤最钟爱的花卉。
“牡丹是我们的国花,可惜牡丹是喜凉植物,较耐寒而不耐湿热,香港气候炎热,不适合种植,所以很多香港市民没有机会欣赏到牡丹的雍容华贵。”王俊贤说,香港的爱牡丹者大多只能去花店买几枝来插花,花期仅有两周左右。
这让他在创作时多了一种使命感——“我想以陶瓷为媒,让牡丹在香港‘绽放’,也让更多香港市民领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意境。”
为了更好塑造牡丹这一“花中之王”的绝色,王俊贤常常从唐诗宋词里寻找灵感。
“小时候,妈妈送了我一本《宋词三百首》。从小喜爱背诵和品读诗词歌赋,中华文化的种子在我身上悄然生根,并对我现在的创作产生巨大影响。”他说。
牡丹从唐代开始流行,大量文人墨客为其作诗。王俊贤说,古人用极为精炼的语言去描摹意象,寥寥几笔就可传神,美丽的诗句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比如,在给陶瓷牡丹上色时,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提到牡丹四大名种:姚黄、魏紫、赵粉、欧碧,就让他豁然开朗;在捏造牡丹形态时,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让他茅塞顿开。
如今,随着陶瓷技术发展,世界各地的陶艺工作者纷纷创作各式各样的陶瓷花。谈及自己的创作特点时,王俊贤说:“我的陶瓷花里‘藏’着唐诗宋词,这让它们不仅是普通的工艺品,更是中华文化故事的‘诉说者’。”
让牡丹“开”进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王俊贤的陶瓷花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先后被多家国际知名品牌收藏。他还把自己的作品带到比利时、荷兰、捷克、克罗地亚、新加坡、日本等国展出,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
今年7月,王俊贤携作品亮相香港重要文艺盛事——法国五月艺术节。由他策展的“绮丽浮华:法式中国风”视觉艺术展大受观众欢迎。
他说,18世纪时,由于关山阻隔,当时的法国人只能想象中国的优雅生活方式。“所以,我便以盛开的陶瓷牡丹、茶叶、丝绸、东方绘画等营造了一个18世纪的法式花园, 并以近百朵青花牡丹展示中国风对欧洲文化和现代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王俊贤说自己有两个梦想,通过展览向世界展示陶瓷文化就是其中一个。
“我相信陶瓷艺术品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希望借助这些机会,向世界讲述绚丽的中华文化故事。
他的另一个梦想,就是将陶瓷花制作的手艺分享给更多人。他说:“我想让陶瓷牡丹花‘开’进寻常百姓家。”
为此,他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坊,传承手艺,分享心得。工作坊每次都报名满额,至今已有超过3000人学习。
“这一节课,我们要做的是姚黄牡丹,这是一种牡丹的名贵品种。古语有云‘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大家不必担心自己做得像不像,因为牡丹流行的品种不胜枚举,所以不论做成什么样子,总会像一个品种的……”
每次课程,往往都是在王俊贤严谨又不失幽默的讲述中开始。
“很多人做完陶瓷花后告诉我,他们非常希望从陶瓷开始,更多了解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王俊贤说。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香港故事|香港陶艺家:巧手捏得牡丹开
- 两岸青年考古研学:感受荆楚文化独特魅力
- 徐翔妻子应莹:预计经济下半年将迎来强劲复苏 上
- 博客文章(博客盈利)
- 上海这个超大海滩可以免费玩!沙子细、可下海、能
- 村VA击败金江进四强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行业全力做好防汛救灾金融服务
- 中央气象台发布重要天气公报
- 人民日报:年龄和睡觉之间的关系!
- 亲身感受襄阳新风采 见证品位襄阳不平凡
- 《长安三万里》剧组走进鄂州,与观众畅聊台前幕后
- 如何保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武汉锅检所里的特殊一
- 意大利逃犯逃亡11年,难掩激动庆祝心仪足球队夺冠
- 病死率极高!湖北疾控提醒:谨防这个病
- 用“诚意”换“双赢”——10余起经济纠纷江岸法院
- 世界聚焦大运会丨国际大体联秘书长:以赛为媒 成
- 【成都大运会】小新看大运——你眼中的成都大运会
- (成都大运会)参赛运动员在大运村与“蓉宝”互动
- 世界聚焦大运会丨国际大体联秘书长:以赛为媒 成
- 【成都大运会】国际大体联秘书长:成都大运会让世
- 成都大运助力人文交流
- 【成都大运会】小新看大运——你眼中的成都大运会
- 【成都大运会】“蓉宝”现身成都大运村为运动员花
- 中信证券:积极参与地产、科技、能源资源三大产业
- 中信证券:积极参与地产、科技、能源资源三大产业
- 风暴潮来袭,天津港主航道单向通行
- 2023年港口危险货物集装箱泄漏火灾事故综合应急演
- 千帆竞发 海事部门全力保障“小开渔”通航安全
- 意大利逃犯逃亡11年,难掩激动庆祝心仪足球队夺冠
- 2023年汽车生态系统愿景研究报告
- 国风民乐《海上生民乐》火爆原因?
- 振兴新农村!信宜镇隆这条村,一天7吨蛋产出!
- 东莞企石“村BA”圆满落幕,上洞队卫冕甲组总冠军
- 暴雨过后蔬菜基地积水过重怎么办?农业专家给出救
- 石狮:个体工商户 设立登记“全程网办”
- 高温下 供电职工带电作业
- 农业机器人、农机大数据平台……这些智能化装备助
- 大数据绘出救援“加速度”:24小时,1.7万人来到
- 河北涿州城区供水逐步恢复 生活物资稳定供应
- 外贸“新三样”出口表现亮眼 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