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正文

无边光景处处新——长春市大力提升和美乡村品质亮点扫描

2023-08-31 22:37:51 来源:长春发布


(资料图)

走在水田中的木栈道上,欣赏着一望无垠的绿色稻田,徜徉在微风阵阵送来的稻花香中,不禁心旷神怡……这是近日德惠市岔路口镇的乡村景色。这几年,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借助“稻田观光”提升水稻的“附加值”,岔路口镇探索出一条“复合增收”之路。靓丽宜居的村容村貌、通畅平整的乡村路网、势头强劲的产业发展……长春的和美乡村建设,既美了“面子”,又美了“里子”。乡村是农民的生活家园。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我国广大乡村发展的新目标、新愿景。前不久闭幕的长春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升和美乡村品质魅力,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环境改造增颜值行走在长春市九台区兴隆街道前岗子村的兴隆·饮马河流域景区,红色的百日菊、紫色的醉蝶花、黄色的小丽花绚丽绽放,形成了一片五彩缤纷的花海;花海边清澈的饮马河水缓缓流过,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舞,芳香四溢的花海景观扮美了乡村,引来了游人。“景色好,才能发展好!每年4月栽花,7月份进入花期,花海景观可以持续到10月,现在景区日客流量超过3000人次。”景区总经理王雪说:“围绕花海观光带,我们精心打造了垂钓园、儿童游乐园、亲水民宿体验区、绿色果蔬采摘体验区等配套设施,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目前,“一带、两园、三坊、四区”的饮马河观光旅游带已粗具规模。“景区给村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咱们的景区既是观光游览的主题公园,又是多项产业融于一体的融合产业园和种植基地,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前岗子村党支部书记刘景田笑着举了个例子:“就拿近200亩的育种基地来说,我们每年采收花籽3000多公斤,仅这项产业就能增收30万元。为了确保育种质量,基地大面积培育,避免花卉交叉授粉,春季花籽供不应求。”在景区里务工、采摘花籽、开办旅游配套设施、以土地入股参与经营……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共赢模式,绽放的花海催生出“美丽经济”,不仅让游客流连忘返,也给当地村民找到了致富门路。据了解,目前景区带动了100多名村民务工就业,全年仅用于村民务工开支就达上百万元。环境的改变,带来了整个村子颜值的提升。在长春市双阳区平湖街道黑鱼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据了解,今年,黑鱼村对8个自然屯进行了整体环境打造,新栽绿化树木1300株、花卉30万株,新建小广场2个,以特色葡萄产业为依托,设立4个形象标识牌,提升村屯整体形象。长春市把生态环境作为乡村最大优势、最大财富,拿出最大决心改善生态、保护环境、守护资源,打一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推动乡村面貌明显改善,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树影婆娑、鲜花盛开、绿水悠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当下,省城长春的“公园式”乡村美不胜收。畅通路网助振兴沿着长春市双阳区土柳线乡级公路缓缓前行,宽阔平坦的路面干净整洁,两侧绿植郁郁葱葱……说起村子周边路的变化,双阳区太平镇一面山村党支部书记杨忠臣不禁感慨:“原来都是土路,晴天刮沙,雨天成泥,路面坑坑洼洼特别难走。如今路修好了,老百姓致富的信心更足了!”近年来,长春市一直聚焦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聚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全面协调发展,尤其今年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三年攻坚”以来,力争实现路网、养护双提质双升级,以路富民、强农,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进而辐射带动形成“一路一风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特色”的新场景。农村公路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公益性、基础性、先导性设施。城乡融合,路网畅通是关键。新烧线公路是一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线路,起于新立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终点在农安县烧锅镇,全长17.7公里,途经范家屯和大岭两个乡镇,串联起公主岭市东部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和汽车物流等重点产业项目,是公主岭市东部纵贯南北的一条重要通道。公主岭市通过一系列举措,大力畅通路网,并不断加强净化、绿化、美化工程,精心打造公路特色“微景观”,让路与景完美融合,有力推动沿线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汽车物流等产业发展。“这条连接线通了,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周边百余家水果、蔬菜种植户都受益。”农安县华家镇边岗村村民田野说,连接线畅通后,周边多个村屯的外联路将全部贯通。“原来得往外送水果和蔬菜,现在货车直接进村,果蔬第一时间被运出,我们自然增收不少。”据了解,今年长春市以乡村公路建设为突破口,着力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3881公里,改造危桥47座,安防工程690公里。截至7月25日,完成设计批复3790公里,完成施工招标3738公里,开工3502公里。产业发展添动能在田里种植彩稻,绘制一幅幅美丽的“稻田画”;在稻田边种植鲜花、修建栈道,精心打造景观小品;建起村史馆和稻米产业展览馆,通过逐步完善耕种体验、民俗文化、稻米产业、特色餐饮等功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观光农业新业态……坐落在饮马河西岸的长春市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素有“稻村”的美誉。近年来,以稻为媒,结合农田建设、乡村旅游、休闲采摘,发展势头强劲。2022年,红光村全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旅游业已成为全村的一项强村富民产业。同样,素有“中国梅花鹿第一乡”美誉的长春市双阳区,近年来,充分放大梅花鹿产业优势,注重产业融合、文化融入,深入挖掘梅花鹿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将梅花鹿产业与旅游、会展等深度融合,为梅花鹿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预计,到2023年年末,双阳区梅花鹿将发展到37万只,鹿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5亿元;到2026年,梅花鹿存栏量力争突破50万只,梅花鹿产品市场份额占全国30%以上。农村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就有了底气。“我们这里占地15公顷,总投资1亿元,采用舍饲和舍外自由运动相结合的养殖模式,今年计划存栏肉牛3000头。”农安县巴吉垒镇新兆牧业养殖基地负责人说。农安县围绕肉牛繁育、规模养殖、屠宰加工和秸秆饲料化、粪污资源化等制订了“13321”肉牛全产业链发展规划,即:1个优质种源核心基地,养殖、屠宰、加工3个园区,科创、交易和信息3个中心,秸秆饲料化和粪污资源化“两化”利用,打造1个知名农安肉牛品牌。据了解,在农安县每千人中就有21人在养牛,养殖户超2.6万户。目前,依托城开农投、认养一头牛、赛升药业“三大龙头”拉动效应,凭借合隆镇三合牧业、“沈阳牛联”集团、勇丰牧业和杨树林乡佳旺牧业、华家镇中耕农牧项目“五驾牛车”示范引领,农安肉牛养殖业按下“快进键”。创新、破题,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长春用工业思维谋划农村产业发展,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作为重要着力点,一村一品、一镇一品,做出特色,做大规模,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未来,长春市将不断增强现代农业竞争力,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全力做好提升和美乡村品质魅力这篇大文章。

来源:吉林日报

编辑:刘素娜

责编:陈思秀

校对:王更月

监制:谢晓晖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