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国信爆三大问题收警示函股价跌9% 累募38亿扩张仅分红1.36亿净利下滑
2023-07-11 09:24:47 来源:金融界
一张监管罚单坐实了东方国信(300166.SZ)利润调节的嫌疑。
7月10日午间,东方国信披露,公司及董事长、财务总监收到了监管警示函,原因是,公司存在财务核算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准确、内部控制不完善等三大突出问题。
此前,市场曾质疑东方国信进行利润调节。警示函显示,东方国信存在部分存货未及时评估是否减值等问题。
(资料图)
东方国信曾通过外延式并购等方式大规模扩张,累计溢价收购了11家公司。但是,部分标的公司不达预期。2022年,因为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等,致使公司出现上市12年来首次亏损,当年亏损金额为3.61亿元。
为了支撑扩张,东方国信曾频频增发,累计募资38亿元,而上市以来其累计派发的红利只有1.3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东方国信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呈下滑趋势。
收警示函股价跌逾9%
东方国信收到了监管罚单,涉及三大问题。
据披露,近日,东方通信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管连平及财务总监肖宝玉同时收到了证监会北京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警示函》显示,经北京证监局调查认定,东方国信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公司财务核算不规范。个别项目未及时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部分存货未及时评估是否存在减值,存货减值时点不恰当;个别项目全额计提存货减值依据不充分;个别费用核算科目不准确;商誉减值测试中未考虑软件企业增值税加计扣除比率政策调整影响,导致相关商誉减值计提不准确。
《警示函》并未具体提及东方国信财务核算不规范的详细情形。
其实,市场对东方国信披露的数据已有质疑。2022年,东方国信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异常,包括商誉减值计提、存货跌价计提,以及在货币资金余额较大的情况下仍进行较大规模借款。
今年5月,交易所曾就东方国信2022年度报告发出年报问询函。
东方国信的第二大问题是信息披露不准确。公司2022年4月22日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对所投资的合伙企业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存在差错,导致更正前的2020年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这一事项主要涉及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以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更正的金额高达约4.07亿元。
第三个问题是内部控制不完善。东方国信商机项目立项不够严谨,风险把控不足;个别项目结算报告传递不及时,影响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北京证监局认为,东方国信上述问题导致相关年度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关规定。管连平作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肖宝玉作为公司财务总监,未能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对相关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鉴于此,北京证监局决定对东方国信及管连平、肖宝玉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此外,北京证监局还要求东方国信加强信息披露管理,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提高规范运作水平。
一纸警示函,直接导致东方国信股价闪崩。
7月10日,东方国信股价几乎平开,横盘整理。午后,或受《警示函》影响,股价一度闪崩,大跌13.10%,最终收盘跌幅为9.23%,报9.84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此事的影响,不仅仅是股价暂时性下跌,可能还会引发受损失的投资者索赔。
上市12年首次亏损
被监管处罚的背后,东方国信经营也出了问题。
东方国信主营业务是为客户提供企业级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平台、产品、服务及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从营业收入构成看,按产品分类为定制软件开发及服务、系统集成业务、软件产品、数据服务、云计算业务。
2022年度,东方国信实现营业收入22.89亿元,同比下降7.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为亏损3.6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为亏损3.73亿元,二者同比分别下降219.60%、240.48%,均为2011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2011年至2018年,公司净利润从0.58亿元增长至5.18亿元,年度净利润持续增长;2019年至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5.03亿元、3.02亿元、3.02亿元,呈现下滑趋势。同期,扣非净利润变动趋势也是如此。
导致2022年大幅亏损的,主要是资产减值。
东方国信曾借助并购大幅扩张。2010年底,即上市前一年,东方国信总资产仅为1.30亿元,2014年底为18.17亿元,然而,到了2021年底,总资产达到86.32亿元。在这期间,公司溢价收购了11家公司,形成商誉10.24亿元。其中,收购上海乾通信息、北京炎黄新星、北京北科亿力形成的商誉分别为3.77亿元、2.28亿元、1.17亿元,三家公司的商誉合计为7.22亿元。截至2022年底,公司商誉账面原值10.15亿元。
2022年,上海乾通信息、北京炎黄新星、北京北科亿力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1.99亿元、1.34亿元,对应的净利润为4189.24万元、5507.63万元、611.9万元。业绩未达预期,公司当年对上海乾通信息、北京科瑞、北京东华、北科亿力分别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41亿元、0.31亿元、0.35亿元、0.72亿元,合计计提2.79亿元。
除了上述商誉减值外,2022年,公司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约0.88亿元、无形资产减值损失0.12亿元。此外,应收账款坏账损失0.71亿元、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0.09亿元,信用减值损失约为0.80亿元。
此前,备受质疑的是,东方国信的存货变动与营业收入并不同步。公司存货主要是向供应商购买劳务,2020年至2022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持续增长,分别为5.13亿元、7.88亿元、9.26亿元;2022年存货同比增长17.51%,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33%。
近几年,东方国信的财务运营异常。2020年至2022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9.41亿元、10.02亿元、10.55亿元,对应的短期借款余额分别为4.48亿元、5.53亿元、3.9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0.50亿元、0.11亿元、3.25亿元。货币资金充足,短期债务不断增长。尽管公司解释了其合理性,但仍然难以让人信服。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支撑并购扩张,东方国信频频募资。Wind数据显示,上市以来,公司实施了5次定增,加上首发,合计募资约38亿元(含发行股份收购资产)。与之对应的是,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分红金额为1.36亿元,分红率仅为5%左右。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东方国信爆三大问题收警示函股价跌9% 累募38
- 中奖喜报!海南购彩者中得体彩超级大乐透一等奖1
- 维科精密今日申购 顶格申购需配市值9.5万
- 7月10日基金净值:海富通收益增长混合最新净值2.1
- 东杰智能(300486.SZ):公司智能立体停车板块聚焦
- 备战暑期旅游旺季 三亚发布2023年文旅消费季活动
- 强降水、强阵风、冰雹!马上到淄博!
- 明天出梅!这个一年中的“第五季”,你知道它多有
- 在社区过暑假,有多好玩?一起探营苏州古城暑托班
- 瞄准九大领域,辽阳“铁拳”出击护民生
- 9个湖北实验室挂牌运行,担当科技创新“主力军”
- 39家鄂企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 湖北将培育一批
- 以“鼎新”带动“革故” 湖北制造业“开道超车”
- 湖北“晒”节能成绩单 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占比超六成
- “节”尽所“能” 做好高质量发展加减法
- 欠银行1万,每天5-7个催收电话“轰炸”,信用卡逾
- 湖北五峰山体滑坡又搜救出1人 已无生命体征
- 中央网信办加强“自媒体”管理:发布谣言造成恶劣
- 香港特区《2023年区议会(修订)条例》刊宪生效
- 今日正式入伏!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资金流入氟化工、HJT电池等板块
- 车内无人 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在京开放
- 银河证券:军工板块进入布局期,静待东风再启航
- 海通证券:预计下半年猪价仍偏弱运行
- 小方制药三年狂分红数亿:毛利率下滑,核心产品市
- 今日正式入伏!高温橙警继续发布 多地可达40℃以上
- 小米手机怎么拍实况
- 熊出没环球大冒险一集就出现了六处穿帮,基本都跟
- 上半年潍坊市快速预审发明专利授权1043件
- 三明三元在校女生可免费接种1针进口2价HPV疫苗
- 行医日记一|昌都洛隆县:首都专家在县丰收广场义
- 注意!湿度爆表,接下来三天都......
- 武昌副区长陈露露:开辟新赛道,打造滨江数创走廊
- 世界气象组织:上周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周
- 迪士尼“禁”过哪些东西,为何屡屡引发争议?
- 国博出台新禁令,博物馆讲解乱象如何治理?
- 国君计算机:AI+办公是此次AIGC浪潮中的核心受益方向
- 东吴证券:CCER重启渐近,关注可再生能源/林业碳
- 沪指结束三连跌,量能持续萎缩,震荡格局下赛道股
- 经济日报金观平:强化上市公司董监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