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居民自筹小区维护资金,共同缔造激发社区自治活力
2023-08-29 08:19:31 来源:南方Plus
老旧小区改造后成果如何巩固?近期,花都区新华街培英楼对这一棘手难题给出了解题思路:通过“区街指引+居民自治+共同缔造”方式,在改造前发动居民出资自筹后期维护资金,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和社区治理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一次改造、长期保持”。新华街培英楼微改造项目已于今年6月开工,预计于年底完工。
培英楼小区改造前
区街主导引领改造全过程
(相关资料图)
花都区新华街培英楼小区位于花都区中心,大部分楼龄已超过30年,楼房外墙老旧破损,雨污合流设施老化,时常反涌污水,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且部分居民外迁失联,居民与政府、物业等互动机制缺失,形成了一系列微改造后期管养难题。老旧小区改造迫在眉睫,然而,如何避免改造后再次陷入失管失修也至关重要,老旧破败的循环将导致更高的维护代价与成本。
根据《广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由老旧小区改造前居民集资建立后续管养基金,并承诺引入专业物业管理或准物业管理的,优先纳入改造计划。
为引导居民出资健全后续管养,花都区出台区级相关指引,引导居民自筹管养资金。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新华街道办从老旧小区最小单元、细微之处入手,发挥微改造主管部门主心骨作用,探索推进“区街指引+居民自治+共同缔造”的老旧小区改造模式,进一步优化公共空间,提高居住品质,增进邻里关系,推进老旧小区从可居变宜居。
小区邻里议事机构,发挥共同缔造作用,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
居民自治担当治理主角色
培英楼微改造项目前期,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居委大力组织,搭建沟通议事平台,组织居民成立小区自治组织,全程指导居民如何筹集改造后期维护资金。
从实施方案到工程设计落地,培英楼的居民们全情投入,部分退休教师住户自觉担当政策宣传志愿者,协助了解居民诉求,促进居民达成共识,带动居民积极参与改造方案制定、出资、施工、参与监督和后续管理等过程,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
在培英楼微改造中,小区居民前期筹集后续维护资金后,还自行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公约,探索自治维护管养资金管理机制,破解老旧小区微改造后无钱维护,导致“小病难治”等问题。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社区居委会积极引导业主自发组织监工,及时解决现场施工细节问题。今年底,待项目完工时,政府相关部门还将联合居民代表共同参与验收质检,确保微改造的质量和安全,实现从“要我改”“别人管”向“我要改”“我来管”转变。
新华街培英楼老旧小区微改造的顺利开展,让居民切身感受到来自政府的关怀,更加深刻认识到居民自治的重要性。借助老旧小区改造契机,凝聚居民的智慧与力量,为小区长效治理“开路搭桥”,以微改造撬动大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方+记者 郎慧
通讯员 穗建
【作者】 郎慧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