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诽谤罪
2023-08-22 00:08:32 来源:法务网
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诽谤罪
司法实践中诽谤罪的认定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自然人是犯罪的对象;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捏造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和严重情节;
(相关资料图)
3.主要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在主观上本罪必须是故意的。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
二、什么情况不构成诽谤罪
以下情况不构成诽谤罪:
1.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
3.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一般毁谤他人的行为,其实只会按照名誉侵权来进行处理,尚不能认定构成刑事犯罪。但有些情况下,毁谤行为达到了法律中规定的情节严重程度,找法网提醒您,这个时候就是可以被认定为诽谤罪了。而行为人在承担了刑事责任后,其实对于民事方面的责任还是要承担的。
三、诽谤罪和侮辱罪是自诉还是公诉
诽谤罪和侮辱罪可能是自诉、也有可能是公诉。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自诉案件,公诉案件的对称。即自诉人提起诉讼的案件。中国的自诉案件是告诉才处理的以及其他不需要进行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如一般伤害案,公然侮辱、诽谤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重婚案,破坏军婚案,虐待案,遗弃案等。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诽谤罪
- 宁夏银川:七夕催热“浪漫经济” 鲜花、餐饮开启
- 哈维尔:明天的对手是对我们的检验,会尽全力打好
- 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中的“科技范”
- 解读2023年上半年财报:继续押注儿童业务的361°
- 中元股份:8月1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 龙佰集团:公司暂无相关产品应用于钠离子电池
- 大陆航空科技控股(00232)发盈喜,预期中期除税后
- 四位未成年被骗到缅北
- 上海临港新片区:年均GDP增长21.2%
- 网友上手Redmi K60至尊版:屏幕感知很强 有LCD那味了
- 消费业态不断多元化 千年古镇改造升级迎来新生机
- 商务部:中国旅客旅游消费信心正加快恢复
- 母亲出面+全额肖像权!皇马二度让步,姆巴佩无视
- 6连板长青科技:内外部经营环境均未发生重大变化
- 遇见福建:开渔归来 码头人欢鱼满舱
- 收警示函,业绩受挫,高管减持,同花顺为何诸事不
- 港媒:俄乌前线呈现“静态性消耗战”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研究部署抓好今年遏制“天
- 西班牙世界杯夺冠过吗(西班牙世界杯夺冠是哪一年
- 36岁男子自称被裁后做外卖员,曾是前500强公司总
- 怎么教孩子拿笔
- 微信朋友圈怎么发纯文字
- 妍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 收评:两市缩量调整沪指跌1.24% 环保板块持续活跃
- 质感上来了!Redmi K60 至尊版图赏:真机比渲染图好看
- 订婚后发生关系男子被控强奸 家属称女方想要20万
- 网格员机智处理废弃煤气罐,帮助居民消除安全隐患
-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组织开展 “看电影,学反诈”系
-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 中国出境游再扩容,全球旅游业喜相迎
- 安徽省美术馆声明:从未授权!
- 12台Venom F5 Revolution Roadster售罄,每台300万美元
- 连续5日净买入 工业富联获沪股通净买入8.33亿元
- 聊聊功率模块面临的高压挑战
- 友宝在线三冲港股,蚂蚁集团为其第二大股东
- 路特斯Type 133路试谍照曝光 纯电续航600公里
- 全球新能源轻型汽车销量达267万辆 中国销量居首
- 海南计划今年续在港发行地方债
- 竹节麻是什么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