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务市场重拳整治能否按倒疯狂的“黄牛”-环球消息
2023-06-30 16:40:57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今年以来,演出市场迅速升温,但倒票“黄牛”的疯狂操作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让众多充满期待的观众“意难平、情难却”,《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针对“黄牛”倒票乱象进行了调查报道。为营造良好的演出市场环境,北京文旅、公安、文化执法、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演出票务市场“黄牛”倒票专项整治工作,相关举措陆续出台,规章制度相继完善,市场乱象初步遏制。
业内专家和法律界人士指出,未来仍需加强部门联动、精准打击、疏堵结合,营造票务市场良好生态环境,最大限度保障观众文化权益。
多部门联动执法打出整治“组合拳”
(相关资料图)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系统采集与服务平台数据监测,截至2023年5月底,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近9万场,票房收入超110亿元,接待观众2500余万人次。在演出市场如火如荼之际,倒票“黄牛”也忙得不亦乐乎。官方售票平台“一票难求”、加价购票应有尽有,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
针对演出票务市场乱象,北京多部门联合发起打击演出票务市场“黄牛”非法倒票的专项整治工作,并制定《关于开展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黄牛”非法倒票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方案》,从票源管理、规范售票、现场执法、行业自律等10方面细化各部门职责任务。
记者了解到,北京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工作机制,对近期举办的8台19场热门演出进行服务提示和监督约谈提醒,严格票源、售票两环节管理,密切监测、限制和打击热门演出二手票非法高价转售倒卖行为。
对热门大型演出现场开展重点监管,是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每场热门演出,文旅、公安、文化执法等部门均联合行动,打击非法倒票扰序人员。特别是在近期举办的“五月天”系列演唱会期间,北京警方在外围设立了打击“黄牛”指挥部,查获处理“黄牛”倒票人员57人。
为全链条打击网络“黄牛”,北京文旅、公安、网信、文化执法等部门密切协助配合。5月底,相关部门发现外地一家电商向在京和其他省市群众高价倒卖热门演出票,非法获利2万余元。经查,该商户在微信群内发布收票信息非法购票后,通过二手平台和“黄牛”进行加价倒卖。6月2日,涉及北京的5名“黄牛”已被北京警方查获。
“线上线下齐发力,不间断对相关票务销售平台进行远程巡查,发现了一些违法违规线索。”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二支队支队长王占军表示,近期已在票务领域立案4起,其中已查实2起,分别涉及未落实网络平台责任和未经举办方授权擅自售票,已依法依规作出相应行政处罚。
据介绍,全市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北京警方根据群众举报及自行工作发现,截至目前共查获处理“黄牛”倒票人员143人。
取消热门演出“转赠票” 打击倒票“主渠道”
“一票难求”的根源何在?“黄牛”手中大量票源又来自何处?
“通过开展演出票务市场‘黄牛’非法倒票乱象专项整治工作,我们发现热门大型演唱会公开销售票中的‘转赠票’是‘黄牛票’的主要来源。”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介绍,近期,市文旅局召集公安部门、文化执法部门、演出行业协会、热门大型演唱会的演出举办方及其授权的票务销售平台等单位组织座谈,对取消门票售后转赠环节、允许退票等票务政策优化调整的必要性、可行性、具体措施、问题影响进行了研究。
“黄牛”倒票乱象主要集中发生在少数热门大型演唱会。近期,为有效治理热门大型演唱会“黄牛”倒票乱象,针对“一票难求”的热门大型演唱会,有关部门指导演出举办方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进一步优化实名购票制度,落实公开明示制度和明码标价规定等措施;二是取消线上销售平台转赠环节;三是制订完善合理的退票政策。在演出协会指导下,演出举办方、授权的票务平台共同商定可退票时间段、退票手续费收取标准等。
记者6月27日在大麦网查询,在购买某些演唱会票前,系统会出现“票务须知”提示,明确告知消费者须实名购票以及具体退票规则等信息。
据了解,该措施执行后,此前已经售票的在京举办的某热门大型演唱会有50%以上的票被退回,退票均第一时间回到门票池重新出售。据演出举办方和其授权的票务平台研判,被退回的这部分票源极有可能是被“黄牛”用其他身份信息抢到手的,由于取消了票务平台转赠环节,“黄牛”无法更改门票的身份信息,再次高价出售,只能选择退票。
“北京将进一步加大优质文化供给力度,推出更多高质量大型演出,疏堵结合营造良好演出市场环境。针对深受消费者欢迎和喜爱的热门演出,我们也建议举办方增加场次,满足更多市民群众的观演需求。”周卫民说。
多方合力打响整治“持久战”
受访部门、机构、专家等指出,当前,演出票务市场仍存在“黄牛”线上网络难以清查、跨区域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二手交易平台“黄牛”身份不易甄别、票源渠道及流向尚不透明等问题,应持续推动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增强提升人防技防能力,打响票务乱象整治“持久战”。
“黄牛”倒票近年来开始从线下向线上转移,尽管相关部门已督促票务平台优化功能,堵塞技术漏洞,最大可能压缩“黄牛”抢票空间,但因线上“黄牛”人数众多、虚拟空间难以追踪等因素,对于存在于互联网的大量“黄牛”,仍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清查。
“目前行业主管部门已从票源监管等方面做出相应设计,但对‘黄牛’的打击大多还是停留在热门演出现场的执法活动。”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副教授胡娜表示,“黄牛”治理需要线上线下结合,尤其是要加大线上打击治理力度,通过大规模的宣传和警示,起到导向性作用。“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企业和平台的作用,积极建构线上和线下融合、多主体参与的文化治理体系。”
根据记者调查,一些二级票务网站、二手交易平台成为“黄牛”倒票牟利的主要阵地。受访部门指出,在实际执法过程中,一些二级票务网站、二手交易平台的注册地、经营地以及演出的举办地往往不在同一座城市,加大了监管处罚难度。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认为,随着演出市场恢复,文化执法机关和公安部门等都在积极履行属地责任,保证票务市场稳定,但线上票务服务存在跨地域、跨空间性的特征,许多存在“黄牛”交易的票务网站与演出发生地不在同一个区域,建议由高层级组成跨地区协调机制,部门之间、地域之间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加强沟通交流,解决异地监督执法难的问题,维护文化市场繁荣稳定。
北京取消线上销售平台转赠环节,对于遏制“黄牛”倒票效果明显,但对于依然可以转赠的其他地区或其他演出,依然存在倒票风险和牟利空间。受访部门指出,在执法过程中,对于发生转让行为的网上二手交易平台上“黄牛”身份不易甄别成为治理难点。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对网络平台上究竟是个人转让交易还是“黄牛”倒票行为的界定,主要是从规模和体量上来判断,建议相关部门持续加大重点网络平台监测,落实查找突出线索,相关机构平台也要落实监管责任,及时发现线索,遏制苗头。
记者了解到,除了通过授权的官方平台,不少演艺活动的举办方、赞助方、场地方等也掌握部分门票。中消协呼吁,监管部门不仅要抓好“事后监管”,还要抓好“事前规范”,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演出票务监管服务平台,实时监测演出票源及流向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建议,各级文旅部门和演出活动的举办方,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强化购票实名制,加强演出票务运行、票源流向的监督管理,促进演出票务公平交易,挤压“黄牛”的生存空间。(记者 孔祥鑫 杨淑君 吉宁)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票务市场重拳整治能否按倒疯狂的“黄牛”-环球消息
- 外汇局: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5575亿元 资本和
- nokia的虚拟机(nokia5320)
- 环球视点!HERALD HOLD(00114)发布年度业绩 股
-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正在征求意见
- 深圳出台25条创新举措 助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
- 苹果马提尼鸡尾酒_苹果马提尼_世界新消息
- 同济科技股东内斗新进展:17项议案全遭否决,监管
- 央行:第二季度房地产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47.0%
- 快报:中兴通讯工业现场网亮相MWC上海,赋能产业
- 中国5G发展成果丰硕 产业界携手推进5G创新
- 新乡出台楼市新政:支持团购在售商品住房,支持房
- 全球热议:一本压线如何上一本?
- 航空枢纽联通亚欧,开放合作互利共赢 —乌鲁木齐
- 兑换约定,张信哲把200个VIP座位留给医护人员,接
- 齐心集团终止2018年度非公开募投项目 剩余募集资
- 乌尔善《封神第一部》妲己定妆照公布!片长148分
- 奇迹手游超级变态版大全 奇迹手游超级变态版十大
- 世界速递!Piper Sandler:给予Roku“中性”评级
- 注意!未来6小时,这里将有雷电
- 全球热门:三人篮球女子系列赛普瓦捷站:中国队1分
- 让协商民主工作更接地气 高新区浒墅关“协商有墅
- 环球时讯:两百余专家学者聚首昆明 共同推动禁毒
- 焦点简讯:南模生物跌3%创新低 上市即巅峰募16亿
- 强强联合!追梦参加保罗-乔治主持的播客节目 节
- 越来越美!苏州相城度假区(阳澄湖镇)多措并举打
- 世界快播:中国二冶城建分公司:多存并举 掀起安
- 天天精选!“同周共议”委员工作室启用 昆山周市
- 富卫10周年倒计时,跨界联名火出圈!
- 2023年,征地拆迁补偿该怎么补?数“人头”还是数
- 即时:人勤夏日忙丨夏季设施棚室消毒技术指导意见
- 淄博发布最新人事任免!
- 全球速递!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岗管理局开展辖区
- 世界简讯:暨南大学组织东华三院港籍教师在东莞大
- 【当前热闻】北邮2023届全体毕业生宣誓:不负韶华
- 太极电竞园区萌宠带劲!
- 原来她是“中东第一美人”,一个金面纱450万,老
- 开发一款区块链帝国链游需要多少钱
- 神探狄仁杰前传全集1080下载链接(神探狄仁杰前传
- 一人之下第二季全集迅雷下载_一人之下第二季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