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费不能止于消费券
2023-07-10 09:23:59 来源:经济日报
【资料图】
客观来看,消费券更多发挥的是短期效应,注重的是从增强消费意愿上发力,是一种“助燃剂”。激活中国消费“强引擎”,根本上还是要完善长效机制,促进居民就业改善和收入增加,让更多人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随着暑期消费升温,新一轮消费券正在各地密集发放,数额从几百万元至上亿元不等。据观察,此轮消费券活动力度大、针对性强,不仅包括餐饮、零售、文旅等领域,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更是成为重点,体现出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共同促进,高频次消费品与耐用消费品并重的特点。
今年6月底至8月,海南将举办2023第二届海南国际离岛免税购物节,期间将发放2000万元免税购物政府消费券;7月至9月,浙江宁波将发放总额2亿元的“激情暑期”宁波消费券;6月21日至8月31日,河南郑州开展2023年“乐驾一夏”汽车焕新季活动,共发放5000万元汽车消费券;6月3日至7月16日,北京发放新一批“京彩绿色消费券”,涉及电脑、空调、扫地机器人等55大类超两万款商品。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仅家电领域,今年以来各地计划投入的促进家电消费资金就超过25亿元。
小小一张消费券,应用得当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券属于“心理账户”中的“意外之财”,相当于增加了当期的可支配收入。一些想买舍不得买、可买可不买、可现在买也可未来买的潜在消费需求,因为消费券可能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对于企业来说,由于消费券的使用场景一般是满减抵扣,客观上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客流,带来更大的交易规模。对于整体消费市场来说,消费券可以在特定时间内快速转化为消费,是激发消费活力、提振消费信心的重要抓手。
这么多轮活动下来,消费券依然受欢迎吗?是的。5月20日,成都汽车消费奖励活动正式开启申领,个人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给予每人8000元奖励,12500个名额48小时内被全部领完。6月16日,2023“惠购湖北”首批家电消费券开始线上线下同步投放,当天核销7.16万张,核销3100万元,直接带动消费金额4亿元。相关研究显示,消费券的杠杆率达到3.4至5.8,也就是1元的有效消费补贴可以带动3.4元至5.8元的新增消费。例如在辽宁沈阳,今年以来消费券整体实现了3.4倍的直接拉动作用,星级酒店、餐饮老字号等消费场景达到3.7倍,两款10元游惠民消费券更是被100%核销使用。
也有观点认为,消费券具有一定“挤出效应”。消费券带来的未必是新增消费,也可能是提前消费,消费行为只是在时间上发生了转移。通过消费券节省下来的钱,也不一定用于其他消费,而是转化为了储蓄。由于消费券不是经常的、稳定的、可预期的,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心理预期。此外,消费券“谁来发、发给谁、发多少、怎么用、买什么”,规则设计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当前与长远,不仅考验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获得感。无视地方实际情况和消费者真实需求,盲目跟风、仓促投放,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加快恢复,但与接触型、聚集型消费相比,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恢复相对滞后。央行发布的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对于未来3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选择“旅游”的居民占比上升2个百分点至26%,是唯一的增加项;选择“大额商品”的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17.7%,继续走低。随着暑期消费旺季的到来,居民出行旅游、休闲购物等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各地推出的消费券等促消费政策和活动,有望为消费市场再添“一把火”。
客观来看,消费券更多发挥的是短期效应,注重的是从增强消费意愿上发力,是一种“助燃剂”。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仅靠消费券显然是不够的。激活中国消费“强引擎”,根本上还是要完善长效机制,加快推动出台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居民就业改善和收入增加,提高消费能力,让更多人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促消费不能止于消费券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 “赚5个亿,不如月薪5000生娃优秀”?网友吵翻
- 海南“村VA”东阁镇三连胜,目标四强!
- 40℃和强对流都来了!山东局地将有雷暴大风或冰
- 注意防暑!未来七天厦门依旧热辣辣
- 今明两日阳光照耀 11日风雨雷电抵达
- 泡菜是属于发物吗(泡菜是属于发物吗还是发物)
- 咸宁举办重点产业集群产才融合发展论坛
- 新公路 新村庄
- 琴台音乐厅“打开艺术之门”2023暑期艺术节启幕
- 参赌6万余人 涉案资金流水35亿元 保康警方破获
- 变“一人建”为“一起建” 夏诗荷雨村民共建特色
- 报修空调,来了个“假师傅”?
- 让孩子们度过快乐安全的假期 各地各部门这样行动
- 晨光生物:公司现建有年产能2000吨的甜菊糖自动化
- 中金:中报业绩披露期重点关注三条主线
- 细分龙头20cm涨停!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本周机构调
- 蚂蚁集团罚款整改落地 金融科技生态望迎来良性发展
- 华泰证券:战略配置“双电” 战术配置中报或超预
- 鼓楼区以“学子雁回工程”吸引人才回流创新创业
- 天津供应雄安新区 天然气主干管道投产
- 男上司频发“么么哒” 女下属曝光遭起诉
- 四川新闻联播 | 国家公园建设进行时(上):生
- 长治市中医医院举办生殖医学专家义诊
- 漳泽农商银行老顶山支行“银村共建”助力乡村振兴
- 关爱“敏感”的你 烟台山医院举办多学科义诊活动
- 滚滚热浪中,他们仍在岗位坚守
- 11日正式进入三伏 将迎来新一轮大范围降雨
- 中泰非银基金费率调整点评:短期对基金券商收入影
- 6月以来机构密集调研科创板公司,五大行业备受关注
- 公用事业2Q23E业绩前瞻:火电复苏循序渐进,水电
- “骤降35%”!事关稀土
- 新能源汽车产销再提速,比亚迪等多家6月销量创新高
- 机构预计6月CPI同比涨幅维持低位,下半年料将转向
- 劳动监察部门提醒:高温津贴应单项列明
- 暑假保亭学校免费开放运动场地及部分泳池
- 遇见成都丨乐跑、音乐会、集市 大运期间到兴隆湖
- 出现奇特景象!网友:仿佛开启平行时空之门
- 下周将进入“三伏天”!现在只是“预热”,南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