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研”与“学”,探索素质教育新路
2023-07-12 06:23:41 来源:科技日报
编者按 随着暑假来临,研学作为一种寓教于乐、融学于游的教育形式,热度越来越高。研学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哪些促进作用?家长应该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研学产品?研学怎样与科学教育更好地结合?本报今日推出特别策划,聚焦暑期研学,探讨新形势下研学的新路径、新思维与新方法。
◎实习记者 朱 玺
暑假已至,同天气一样火热的是国内的研学市场。有媒体报道,一些机构甚至提前数月开放报名,短时间内名额就被抢光。近年来,研学作为一种新的校外非学科教育形式,逐渐受到家长的认可和追捧。市面上的研学营种类繁多、各有特色,当然也存在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有的机构打着研学、游学的旗号,收取高昂的费用,却办成了走马观花的“旅行团”,孩子也收获甚少。
(相关资料图)
面对眼花缭乱的研学市场,我们更应该找寻让孩子参加研学的初衷。好的研学是什么样子?家长应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研学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研。
研学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
在我国,研学由来已久。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开启了中国古人游学之风。他们一路读书问道,一边向诸侯国国君游说,一边开坛授课,广招门徒,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文精神一直被后世所尊崇。在此之后,司马迁游遍大半个中国,实地考察了各地的风土人情、遗迹遗风,创作《史记》;徐霞客将他的游学经历写进《徐霞客游记》,为中国的地理学和文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都反映出中国古代游学就备受推崇。
20世纪3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组织新安小学的“新安旅行团”作长途修学旅行。在50天时间里通过唱歌、劳动、卖书卖报、爱国演讲等办法自筹经费,看江南风光,观察、学习沿途地理、风俗、民情,了解近代工业文明,旅途中学生们爱心相助、增进情感,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成为中国教育典范,开创了中国研学旅行的先河。
近年来,多所学校组织了各种带有研学性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探源、地质生物考察、校外综合实践、夏令营、课外研究性学习、社会大课堂等活动,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有益经验。
在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也就是说,研学把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要带着任务和目的去“旅行”。比如在研学中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人做事。
“研学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是孩子深入了解社会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钱志亮指出,研学的作用就是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实践具体结合。这是校外教育的一种形式。
随着当下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如今的家长不仅注重培养孩子某项技能,更希望孩子能够参与实践,发展研究性思维。研学营成为这个时代的家长和孩子们的新宠。
“游而不学”现象并不鲜见
研学业内人士吴女士告诉记者,每到假期,研学等校外教育的需求很高。“有些家长觉得与其让孩子在家玩手机,不如让他们出去见见世面,像一些体能特别强的孩子,参加研学营能很好的磨练其意志。也有家长想通过参加研学营提升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暑假没时间看孩子,需要找机构托管。”吴女士说。
面对家长的多样需求,市场上的研学营、游学项目多到令人眼花缭乱,甚至出现乱象。近年来,媒体曝光了很多研学营黑幕。有的项目打着研学、游学的旗号,实际上却是高价的旅行团,“游而不学”的现象时常发生。有的出国游学团竟将孩子扔在海外,置孩子安全于不顾。此外还有食品卫生、意外事故、费用诈骗等隐患。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3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要求全面开展培训机构风险隐患排查和风险防范管控,常态化开展培训机构“爆雷”“冒烟”监测。各地要积极宣传科学教育理念,引导家长理性看待、慎重选择校外培训,提醒家长防范预付费相关消费风险,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暑期学习生活,营造假期良好氛围。
那么,好的研学营是什么样的呢?钱志亮认为好的研学营应该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具有组织性与目的性。好的研学营必须是有自己的培养目标,通过目标再去寻找恰当的场地,科学地设置课程,再用合理的形式向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第二是具有实践性和体验性。孩子必须要动手,在做中学,去亲身体验这个过程;第三是具有互动性和参与性。在研学过程当中,学员跟学员之间、指导老师跟学员之间必须要有互动,有互动就有参与,孩子就会有兴趣。”
对此,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知心姐姐教育服务中心总监祝薇表示,好的研学营应该是有“灵魂”的,具体表现在好的研学是有趣味、有挑战、有内涵和有意义的。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通过设计的各类活动获得体验、得到激励,并能与同伴分享。“当然,所有的活动必须要安全。安全是基础,但绝对不是目标。”祝薇说。
钱志亮也强调:“最重要的是,不要让研学变成获取商业暴利的手段,一定要对孩子有足够的责任感。”
选择项目时不要盲目跟风
随着研学活动受到热捧,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将参加研学营纳入对自己孩子的暑期教育规划中。然而,对于这种教育方式,一些家长仍存在疑虑。应不应该报名参加研学营?如何评估其质量?家长们想要通过研学营为孩子拓宽知识面,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独立能力,培养其优秀品质的同时,怎样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
祝薇认为,参加研学营、夏令营是孩子学会独立生活的预备课。她建议孩子在小学或中学阶段都能有一次这样的经历,去独立感受世界。“其实有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我们要学会和孩子分离。”她还指出,孩子到了新集体后,常能激发出新潜能或新状态,所以很多时候家长都发现,孩子参加研学回家后变了样,独立生活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实际上,孩子们的潜能是无限的。”祝薇说。
而在对于研学营的选择上,钱志亮建议:“家长在选择研学项目时不要盲目跟风。首先,家长要考虑孩子是否学有余力,要以孩子能够按时完成暑假作业为前提,再决定是否为孩子报名参加研学营。其次,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去选择研学项目,要跟孩子有足够的沟通协商,不要强迫孩子参加不喜欢的或者是不符合其学习阶段的研学营。最后,家长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量力而行,不要跟风追热门,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孩子的研学营。”
“古人有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希望孩子能通过研学获得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既学习了又放松了,这是很好的一种践行素质教育的方式。”钱志亮说。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做好“研”与“学”,探索素质教育新路
- 头伏首日三伏贴火爆!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气短,不少
- 小案不小办,江岸法院涉企速裁团队巧解“疙瘩”
- 弘扬航海精神 聆听船员心声——武汉沌口海事处联
- 六安海事开展2023年中国航海日主题活动
- 杭州海事局联合杭绍地区涉水单位开展2023年中国航
- 我会会员洪锦南获第四届汕头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
- 泡奶粉的最佳水温(泡牛奶的最佳水温)
- 说唱押韵的种类(说唱押韵是什么意思)
- 高温、洪水轮番登场,2023成地球最热一年的概率又
- 暴雨蓝色预警:这些地方将有暴雨
- 新疆职业大学:全国机械行指委对口支援高质量发展
- 网红地“炸街耍 ”成都交警坚决说“不”
- 缅甸仰光电力供应公司发出通告,将拆除欠费住户电
- 中足协罚款禁赛两俱乐部官员
- 武汉发布迎峰度夏电力保供12条措施
- “萄”醉一夏 丹江口习家店镇葡萄飘香迎客来
- 五峰生态价值评估达5000亿元 “五峰模式”
- 渴望佩戴眼镜 女孩患上癔症性视力下降
- 鄂西地区规模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产试运
- 指南金师:每日专业一对一在线指导黄金操作,真诚
- 南漳:红日和碧野相映 彩云与薄雾共舞
- 吊装登轮!移民管理警察严查海上违法行为
- 翔安篮球势不可挡!
- 缅甸边境娱乐场所接连查获新型毒品
- 山东8市暴雨黄色预警
- KeyBanc:AI数据中心需求亮眼 英伟达(NVDA.US)、
- 别再相信“刷单越多返利越多”,应城女子血的教训
- 强降雨来袭,建始县干部群众携手护家园
- 菜地变花园,老城“颜值”升
- 女子偷手机被抓,民警当起4岁孩子“临时监护人”
- 客车上偷走熟睡老人现金1500元,应城警方天眼擒获
- 出梅入伏,高温来袭
- 中工漫评丨多措并举助万千民企敢闯能拼
- 听见大运 | 成都街头艺人助力大运歌单传唱
- 捷佳伟创:与晶澳太阳能签订日常40.4亿元经营重大
- 万达电影:控股股东万达投资拟转让8.26%公司股份
-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烟台航标处组织开展庆祝“中国航
- 上周为全球历史最热一周 南极海冰面积创历史最低
- 跨省吴淞江大桥竣工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