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滚动:新华全媒+|从千年三苏祠感悟文化自信
2023-06-10 23:04:00 来源:新华社
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苏父子”的故居。穿越千年,百亩古祠缘何能够映照中华文化?先贤智慧怎样启迪新时代的哲思?
观照古今,答案清晰而坚定。
这是2022年9月25日拍摄的三苏祠。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资料图】
这段时间,三苏祠从早上9点开门就是客流满满。
“今年以来,至少提前一周才能预约到讲解员,有时候单日仅学生就超过1000名,春节期间更是一天上万人,团队讲解都约不过来。”三苏祠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徐丽对三苏祠的新热度有着切身感受。
4月24日,成都石室中学的学生在三苏祠内研学。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三苏文化从来没有过时,东坡精神更是与当代国人同频共振。”回忆成功举办“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的经历,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难掩自豪。
即使受疫情影响,展览依然创造了开展不到10天观展人数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10倍的纪录。
“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现场(四川省博物馆学会供图)
三苏祠所承载的家国情怀,如今正被更多的年轻人传承。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一群“80后”艺术家,将话剧《苏东坡》打造成了剧场版、文旅驻场版和文博融合版。
经过轻量化的改编,文旅驻场版《苏东坡》以单元剧的形式串联起众多历史人物,观众边看剧、边学习,在社交媒体上掀起评论热潮,又反过来激发了主创者的灵感。
话剧《苏东坡》剧照。(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供图)
可登大雅之堂,亦可入寻常人家。以东坡故事命名的眉山美食、衍生的动漫产业、打造的旅游景点……先人的生活美学与人生志趣,早已融入街谈巷议、化作人间烟火。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广场上,东坡小学的孩子们跳起独创的东坡诗词操,边诵读边放松。教室内,同学们正在展陈最新的剪纸作品,追寻着“学承东坡、道臻至善”的理想。
东坡小学的学生们根据苏东坡诗词创作的剪纸。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三苏祠的门口,一棵古榕树与两棵银杏树相望成景,仿佛“三苏父子”伟岸伫立。绿荫庇护之下,“德耀眉州”的楷模海报,吸引了游人驻足凝视。
是对过去的守望,亦是对未来的奔赴。
有了这种薪火相传,三苏文化将继续焕发强大的生命力,浩荡于时代的洪流。
记者:龙泠宇、胥冰洁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世界滚动:新华全媒+|从千年三苏祠感悟文化自信
- 三星堆“国宝”青铜器“奇妙组合”
- 突破6000亿,券商这样“补血”
- 5月新能源车单车销量榜,秦PLUS DM-i和特斯拉mod
- 全球资讯:彻查“鼠头鸭脖”事件!江西成立联合调
- 在二级制裁压力下,俄罗斯的“友好”国家将何去何
- 金寨一景区被认定为“上海职工疗休养基地”
- 《海边魔术师》 极具南洋风情的世界 全球消息
- 全国小麦收获过七成 夏种陆续展开|今日热闻
- 守护乡村留守儿童 安于清贫无怨无悔 阳新教师坚
- 大悟彭店:你外出挣钱 我替你种田土地托管“托
- 每日热门:200辆!我省最大规模氢能车辆集中交付
- 军店镇:变废为宝 秸秆回收助力绿色发展
- 即时看!应城向健步行活动要“质量”
- 天天视点!三星堆“国宝”青铜器“奇妙组合”
- 又有新发现!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再次成功跨坑拼对两
- 当“亚运”遇上“非遗”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
- 全球热门:闻“香”识西藏:藏香氤氲中的匠心传承
- 全球看热讯:万人说新疆丨一杯咖啡一壶茶,感受亚
- 【天天时快讯】新疆喀什350万亩小麦陆续收割 机
- 宁乡市油漆工在维权时使用纸帽子和鱼头套维权,事
- chatgpt是什么_什么蔬菜下奶
- 环球今日报丨2023年高考结束!一路繁花相送,愿你
- 世界头条:赤壁市神山镇:盏盏路灯点亮乡村夜景
- 终本不“休眠”,湖北法院赴浙江追回企业货款28万
- 2023高考结束,湖北交警交出满意答卷!|全球热头条
- 天天微资讯!武汉市蔡甸区:基层监督为旅游名镇再
- 胶原蛋白对人体的好处(胶原蛋白对人体的好处和坏
- 戈壁荒滩上打造“紫色奇迹”——宁夏葡萄酒产业发
- 全球快讯:科技创新助力中国葡萄酒飘香世界
- 当“亚运”遇上“非遗”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天
- 【独家焦点】万人说新疆丨一杯咖啡一壶茶,感受亚
- 环球短讯!新疆喀什350万亩小麦陆续收割 机械化
- 戈壁荒滩上打造“紫色奇迹”——宁夏葡萄酒产业发
- 每日关注!中国“潮”,国际范儿!
- 当前速递!科技创新助力中国葡萄酒飘香世界
- 公司要求员工分摊电费,法院判了
- 网红宏楠女友抢账号,网红宏楠怎么了
- 中国的神雕无人机_中国神雕无人机性能如何
- 食用香料刺芹是什么 食用香料刺芹是什么样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