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海外突发大利空|天天亮点
2023-05-02 17:16:47 来源:证券之星
(相关资料图)
今天是假期第四天,转眼假期余额已严重不足,A股也将重新回归。不过在投资者欢度五一之际,市场传来的却不全是积极消息。
01
海外银行业危机愈演愈烈
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宣布,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将被出售给摩根大通银行,这是美国两个月以来倒闭的第三家银行;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倒闭的第二大银行,总资产仅次于2008年倒闭的华盛顿互惠银行。
受此消息影响,第一共和银行股价盘前一度暴跌超50%,目前已盘前停牌,股价跌近46%。其年内累计跌幅已超97%。
截至4月13日,第一共和银行总资产约为2291亿美元,存款总额约为1039亿美元。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资料,截至2022年底,第一共和银行资产规模在美国商业银行中排名第14位,而近期倒闭的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分别排在第16位和第29位。
值得注意的是,FDIC表示,第一共和银行的出售经历了竞争激烈的投标过程,交易符合要求。摩根大通将收购第一共和银行绝大部分资产,包括约1730亿美元的贷款和约300亿美元的证券,承担约920亿美元的存款。摩根大通将向FDIC支付106亿美元用于此次收购。
摩根大通将偿还来自美国大型银行的250亿美元存款,并豁免第一共和银行应偿还摩根大通的50亿美元存款。3月中旬,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银行等11家美国金融机构曾紧急注资第一共和银行300亿美元,以帮助稳定硅谷银行倒闭后的第一共和银行。不过摩根大通不承担第一共和银行的公司债务或优先股。
与硅谷银行类似,第一共和银行很大一部分存款没有得到FDIC的存款保险支持,因为存款额超过了FDIC提供的25万美元的保险保障范围。此外,第一共和银行的投资组合也倾向于低利率抵押贷款,而随着美联储不断加息,不断上升的市场利率让其可能蒙受了高额的浮亏。
在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接连倒闭后,紧张的第一共和银行储户由于担忧资产可能出现问题而纷纷提取存款,造成该行存款大量流失,甚至一度出现挤兑的危机,尽管美国监管机构尽力帮助其提高存款稳定性,但似乎无济于事。在监管机构接管第一共和银行一周前,该行客户已经提取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存款。
为了扭转困境,第一共和银行此前计划出售低收益资产,包括向高端客户提供的低息抵押贷款,并宣布计划裁员四分之一,总计约7200名员工,但上述措施对扭转第一共和银行的颓势似乎效果并不明显,最终仍难逃倒闭的命运。
02
风险冲击或远未结束
在多家美国银行倒闭后,美国监管机构开始考虑提高企业存款保险额度。周一FDIC发布了一份关于存款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报告,希望以此解决近期美国银行接连倒闭引发的金融稳定问题。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指出,美国银行业风险冲击或远未结束。从负债端看,存款流失、成本显著抬升、利润缩水或远未结束。受美联储持续收紧流动性、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维持高位和储户开始担心存款安全性等因素的影响,中小银行存款流失仍会延续。
另外,为缓解流动性压力,银行将被迫利用市场利率资金替代低成本存款,推动负债成本显著抬升,根据历史经验,美国银行业存款利率或仍有150-200bp的升幅空间。面对负债成本的显著抬升,占银行资产近四分之一的证券资产或出现成本收益倒挂,将面临巨大亏损风险,银行净利息收入或大幅缩水,导致部分脆弱银行陷入困境。
从资产端看,证券类资产减值亏损压力犹存,商业地产贷款信用风险加大。一方面,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资产端长久期国债、MBS(抵押支持债券)等证券资产下跌风险仍大,且不排除上述减值变成实际损失,同时存款成本的抬升也会导致部分固定收益证券资产直接遭受亏损。
另一方面,当前美国商业地产价格攀升至历史高位,加上融资收紧、办公楼需求下降,相关违约风险已经逐渐暴露,而中小银行拥有银行业约七成的商业地产贷款风险敞口,占其总资产的比重近三成,面临的风险尤为突出。但受益于美国居民和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较为健康,偿债压力相对不大,加上大型银行经营稳健,资产端其他信贷违约风险短期或相对可控。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本轮美国银行业风险爆发与美联储快速加息息息相关。如果年内美联储超预期大幅快速降息,上述风险会得到有效化解。从抑制加息的角度来看,美国和欧洲银行危机对国内反而是有利好。
但需注意,美国银行业危机是美国经济放缓已经开始的一个迹象。随着美国经济衰退进程的加快和消费需求的减弱,中国的出口市场或将受到冲击。
03
4月制造业PMI回落
回首国内,重大经济数据的回落也使得市场也有了些许担忧。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在连续3个月回升后首次回落,且跌至荣枯线以下。专家认为,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仍需政策全力支持。
4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述数据。分企业规模,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3%、49.2%和49.0%,分别低于上月4.3、1.1和1.4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中小企业回落幅度小于大型企业。
与上月相比,多个分项指标出现回落。其中,回落幅度最大的为新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8个百分点至48.8%,降至荣枯线以下。新订单减少表明制造业需求回落。新出口订单指数也由上月的50.4%降至47.6%,下降2.8个百分点,表明受外需疲软影响,当前外贸形势比较严峻。
此外,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分别继续下降4.5和3.7个百分点。价格指数出现较大回落,表明内需有待扩大。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4月制造业PMI位于荣枯分界线以下,主要原因是3月高基数效应、4月假期导致工作日减少,但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订单指数均环比收缩,与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的判断相互印证。
他进一步指出,相比之下,服务业、建筑业等非制造业PMI仍在扩张区间,说明来自服务业的贡献、来自消费的快速复苏依然从生产端和消费端支持经济企稳,基建、地产也整体保持回暖趋势。下一阶段要继续关注的依然是从人流、物流的复常与活跃转化到生产端和需求端的节奏、形态、效度与可持续性,特别是社会有效需求、核心需求和内需能否保持稳步复苏。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海外需求下降,出口订单面临压力,对制造业形成一定拖累。此外,制造业仍处于去库存周期,需要时间消化积压库存。综合来看,二季度PMI或将在50%上下波动,但不改经济恢复态势。
“目前经济恢复趋势是确定的,需求端将对制造业生产形成持续支撑,接下来数月天气转暖,5月份工业生产活动进入季节性加快阶段,也将对制造业带来支撑。”他说。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短期内宏观政策仍将延续稳增长取向,着力落实前期出台的各项措施,比如银行会保持较强的贷款投放力度,新增的1.2万亿减税降费措施也会加力推进。在政策支持下,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消费动力逐步修复,是未来推动制造业PMI持续扩张的主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由于国内亮眼的一季度GDP数据,市场投资者对于政策扶持力度的减弱有所担忧,股市情绪也因此受到了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次制造业PMI回落或有望重新激活“强政策预期”,从而凝聚市场信心。
04
多家外资巨头发声
不过在海外衰退,国内复苏的背景下,外资再度传达了看好中国经济的态度。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对中国有较大的直接贸易与投资敞口的经济体以及消费品、旅游和建筑业相关行业的企业将获益最大。
“中国释放的需求将对亚太区经济增长有所推动。优化防疫政策后,中国与亚太区其他经济体在消费电子、工程、旅游和部分大宗商品方面的贸易活动将会增加。”穆迪副总裁、高级信用评级主任李秀军称。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亚洲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陈东近日也表示,中国第一季度GDP出乎意料上升,内需和房地产行业有望进一步改善,“鉴于一季度GDP数据强于预期,我们决定将中国2023年全年GDP增长预测从先前的5.0%上调至5.5%。”
从数据来看,中国2023年第一季度GDP增长超普遍预期,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2.2%。分析人士表示,上升势头出乎意料,主要原因是家庭消费及3月份出口意外反弹。虽然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保持增长,但房地产投资改善有限,住房需求仍在逐步复苏。
在资本市场方面,汇丰于3月底发布报告指出,中国股市有望成为全球市场的避风港。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正表示,汇丰对中国股市持积极看好的观点,“尽管去年年底开始的第一波由市场预期触发的升势已经结束,但是我们相信企业盈利改善将为中国股市提供进一步的上升空间。”
自3月份以来,全球风险偏好出现动荡。欧美银行业的风波事件不断,包括硅谷银行和瑞信等机构在内的风险事件,也令市场担忧欧美经济复苏的周期将可能更长,甚至使利率预期出现彻底逆转。
由此,环球资金加速流向避险和优质资产。在此背景下,中国和亚洲市场经济数据以及企业基本面预期的持续好转呈现了一枝独秀的局面。汇丰认为,中国在经济复苏道路上的稳定前行将凸显出中国股市在全球市场中的避风港地位。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重磅!海外突发大利空|天天亮点
- 佛山渡运新高峰!五一当天水上运输旅客量近3万人_
- 福建莆田水路发送旅客5.9万人次进出湄洲岛
- 船票再售罄 厦门海事全力保障鼓浪屿航线安全运行
- 【新视野】北京音乐节偶遇倪妮,盆骨前倾仪态遭吐
- 抓紧预约!3000万数字人民币购车红包来了!
- 壶关农商银行召开“五一、端午”期间专题警示教育
- 摩根大通收购美国第一共和银行
- 年度报告发布!2022年河北81.63%公积金贷款用于购
- “爱劳动 爱家乡”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展示活动精
- 西湖边1000个停车位!杭州长期开放浙江省人民大会
- 五一假期,他们坚守在神定河大桥工地
- 澳门赌场发生群殴,警方拘捕8人,涉事内地赌客或
- 环球快资讯丨武汉地铁万余建设者坚守岗位过“五一
- 西湖边1000个停车位!杭州长期开放浙江省人民大会
- 中央气象台:“五一”假期进入后半程 中东部强降
- 休渔期影响我“海鲜自由”吗?
- 今日报丨“五一”假期第四天 全国铁路依旧保持高
- 葛卫东最新持仓大曝光! 焦点热议
- 多名游客在石家庄动物园发生冲突,场面一度非常混
- 海南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的“五一”假
- 鹅城大桥首个墩身完成浇筑
- 全球新资讯:修复山体 造福于民!济南栾家岭公园
- 一位讲解员的忙碌“假期”:“我要让每位来趵突泉
- 国网青海电力 营商环境优化再提升出台8方面25项
- 『特种兵』玩转武汉丨NO6:从火车站直达梦时代,
- 极目锐评|男子制止插队反遭两名女子疯狂言语输出
- 巴东:“五一”这几天有点挤
- 辞任副所长重返社区 “张户籍”扎根服务群众第
- 云梦:“花茶妹”喜收致富花-天天快报
- 全球观焦点:家门口看全国游泳冠军赛 杭州市民对
- 西南策略:五月十大金股
- IMF:预计亚洲经济今年增长4.6%,中国对全球(亚太
- 动物园一猩猩竟拿石头砸人?原因让人无语……
- 【环球播资讯】听国学讲座、看相声表演、观丰富展
- 屯留农商银行新华储蓄所“首季开门红”圆满收官
- 坐古董车巡游、定向解谜探险……来这里和"超级汽
- 天天速看:泉州鲤城:城南庙会 人流量破五万
- 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预报,今日我国部分地
- 获多家国际长线基金青睐,珍酒李渡将迎来强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