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运能强 跑得顺 停得稳 青藏铁路将迈入动车时代
2023-06-24 16:13:48 来源:杭州网
(资料图片)
央视网消息:青藏铁路西格段提质工程完成后,复兴号动车将正式上线运营。相较于之前运行的普速列车,复兴号动车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又会给当地居民出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是青藏地区对外铁路客货运输的主要通道,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交付运营。由于当时的施工条件有限,后续历经多次改造升级。针对高原温差大、风沙大等环境特点,此次新上线的复兴号动车空调系统采取防风沙结构,取暖系统也针对高原温差进行适应性调整。车体配色采用国槐绿、中国红、长城灰3种色调,全车共9节车厢,可以容纳600多名旅客。正式运营后,西宁至格尔木间每天将开行4趟动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记者从国铁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2023年1月—5月,青藏铁路西格段累计发送旅客110.11万人次,同比增长51.62%。其中,西宁、德令哈、格尔木3个车站发送旅客数量最多。西宁直达格尔木方向每日发送旅客1000人次左右,并在周末达到客流高峰。大部分旅客以通勤、务工人员为主。
随着青藏旅游进入旺季,游客人数也在不断攀升。未来,复兴号动车正式运营后,铁路出行的乘车体验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跑得顺 停得稳 动车提速克服高原环境影响
从时速140公里到时速160公里,虽然速度增幅不大,但是开行复兴号动车需要对铁路沿线的路基、桥梁、接触网等设施进行整治,克服高原环境对铁路施工造成的影响,保障动车平稳顺畅行驶。
青藏铁路西格段途经青海湖地区,此路段地下水资源丰富。冬季随着气温下降,铁轨路基下的地下水结冰,导致路基冻胀,容易造成铁轨变形。面对冻害路基这一技术难点,铁路部门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整治。施工人员充分利用了青藏高原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光热转换快这一特性,在铁轨沿途铺设吸热装置,通过彼此相连的聚热管给路基保温,为铁轨穿上一层“防寒服”。此外,施工人员在铁轨两旁设置排水管道,将渗入路基的水排出,并通过专业设备清除混杂在铁路碎石上的泥土,防止泥土板结使得铁轨丧失弹性。这些举措有效地提高了线路的平顺度,确保列车平稳运行。
与此同时,铁路部门还对沿线车站进行客运设施补强,保障复兴号动车平稳停靠。
走进新建的海晏站站房,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工作。整个站房约2000平方米,可容纳200名旅客候车。站房造型灵感来源于祁连山脉的颜色及山势,体现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
此外,针对复兴号动车的运行需求,铁路部门还新建了站台雨棚、提高了站台高度,并对配套的防护栅栏、排水沟及防风沙设备进行更新完善,减少风沙天气对动车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实时:运能强 跑得顺 停得稳 青藏铁路将迈入动
- 瞭望|产教融合培养更高质量人才
- 新华全媒+|年销粽子600万个!古老“粽子村”里的
- 新华全媒+|北方多地积极防范应对端午假期高温天气
- 130秒航拍带你飞“阅”盛夏美景_今日精选
- 一女子被抓! 热讯
- 微视频|大地诗篇
- 每日动态!高温闷热天气 谨防“情绪中暑”
- 端午假期文旅消费场景丰富 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 【寻味中华 | 饮食】广式咸肉粽里的岭南滋味|热讯
- 河北正定:古城古韵过端午 天天最资讯
- 韩寒 独唱团 第一期_韩寒 独唱团 全球快看
- 端午假期,重庆港航海事执法人员保障两江游平稳有
- 这里的独居老人收到了来自TA们精心准备的“爱心粽
- 【天天新要闻】四川新闻联播 | 传承中华文明
- 张北县发布大风黄色预警_当前看点
- 中国科学家揭新生代化石-世界今热点
- 城投公路试点运行高速公路收费站预计费系统,并计
- 寻子22年的雷武泽赶到深圳,带长沙臭豆腐送儿子,
- 极目锐评 | 斑头雁被游客脚踢离世,多方达成调
- 湖北利川:急救知识进山寨服务群众“零距离”|今
- 环球速读:2米12高的小偷又落网了,民警:他这个
- 漯河一门面发生燃气爆炸?官方:放杂物的毛坯房着
- 从零开始学会计pdf 从零开始学会计
- 花锥脊塘鱧
- 红河县发布黄色暴雨预警
- 晴热模式开启 26至27日最高可达35℃ 天天速看
- 环球看点!大熊猫 “绩美”“绩兰”7周岁了!
- 世界观焦点:最新!2023高考分数线汇总→
- 太原探测发现大洞 紧急处置 天天观焦点
- 焦点速读:打造夜间旅游消费“金字招牌” 全方位
- 我科学家揭秘河蚌铰链为何耐疲劳
- 天天最新:日出云海,奔赴一场5:20的海天浪漫……
- 热头条丨保定“青BA”篮球赛奖品发什么?网友:我
- 环球观焦点:南安一中发布重要通知!事关自主招生
- 高考即将出分,湖北省招办发出提醒!这些信息收藏
- 高温+强对流+暴雨“轮岗” 未来一周海南天气→
- 英山:五证同发 助力企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 滚动:车谷夏日美图上新,寻一处荷塘消磨时光
- 每日动态!潜心造“龙”,匠心守艺!看竹溪小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