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焦点 > 正文

从书记给校长撑伞,看到一个时代的光亮丨山水洲城记-焦点热文

2023-07-05 23:04:34 来源:长沙晚报

西安交大刷屏了。


(资料图片)

西安交通大学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校长王树国致辞时,倾盆大雨骤然而至。雨中,王树国校长从容淡定,尽管衣服头发已然湿透,却并没有中断毕业典礼的致辞。他选择和学生们站在一起,笑迎风雨。王树国校长说,“尽管我们经历着风雨,但是我真的不想,把我想跟大家说的话留在以后。”

而校党委书记卢建军悄然撑伞走到校长的身后,为王校长遮风挡雨。二人在风雨中,为即将毕业走上社会的毕业生们,完成了一场感人至深的演讲。

这一幕,除了感动了现场的师生,也迅速火遍全网。

不少网友感叹,校长的冒雨发言是在为学生们指明前方发展的路,而书记摒弃职位观念的撑伞行为,也是在教导学生们做人,体现了西安交大人的风雨同行,志同道合,真正实现了言传身教。

不少学生感叹,王树国校长用朴实铿锵的“言传”呼应着卢建军书记的“身教”,书记打伞在身后,是后盾;校长冒雨在演讲,是教育。这感人一幕,是两位长者、两位大师给学生们最温暖的馈赠。

网友评论。图片来自网络。

为需要的人撑伞,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但曾几何时,“撑伞”,成了一个敏感词,不同的撑伞事件,可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社会反响。为环卫工人撑伞,谓之正能量;为领导撑伞,谓之献殷勤。正确看待一件撑伞事件,绝不能如此以身份简单界定。西安交大书记为校长撑伞,与身份无关,而是还原了人与人之间至诚的善意与尊重。

雨中,王树国深情寄语毕业生。图片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官方网站。

这一场特殊的演讲,注定将成为西安交大学子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徐徐回望时永远的情感归宿。

犹记得三年前,西安交大原党委书记张迈曾卸任时,和校长王树国洒泪拥别,白发苍苍的两人双双哭红了眼睛。

王树国曾与上任书记洒泪拥别。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人类历史上,那些大师交会的美好瞬间,从来都是时代缝隙中照亮我们的耀眼光芒。

大师之间的惺惺相惜、彼此尊重,就是光亮的来处。

想起蔡元培先生。三访陈独秀先生请求他任北大文科学长,为北大广招人才:去掉精神上的辫子的辜鸿铭,中学学历的梁漱溟,“中职”文凭的鲁迅……在一声声“蔡校长”“孑民兄”“鹤卿”中,蔡元培用诚意换得当时最优秀的学者。

这,是大师们之间最美的相遇。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2500年前。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从尼罗河到恒河,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到黄河、长江,各个文明突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则有孔子、老子。

让人惊叹的是,老子与孔子几乎是同时出现,并肩而立。两位巨人的历史性会面,也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是一场怎样的会面啊!“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两位衣袂飘飘的智者翩然相遇。一位,温而厉,恭而安,儒雅敦厚,威而不猛;另一位,年略长,耳垂肩,深藏若虚,含而不露。他们的智慧之光,划破了两千五百年前漆黑的长夜,他们睿智而简洁的对话,每一个音节,都在影响着人类文明的未来。

时间,不详。地点,不详。观者,不详。

在战乱频仍的春秋年代,老子和孔子的会面别有深意。一位,是道家之始祖,一位,是儒家之滥觞。翻阅典籍,有关孔子与老子会面的事记载很多,《史记》《庄子》《吕氏春秋》《礼记》等都有记载。各书记载时间、地点、谈话内容上既有勾连又稍有抵触,所以“孔子向老子问礼多少次、分别是什么时候”已成一段历史谜案。历史不可妄测,这样的细节考证不一定逼近真实,却足见后世的善意与期待。

孔子辞别老子后,对弟子们感慨: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用网去捕它,会游的可以用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它是乘风驾云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就如同龙一样吧!

这是两千多年前中国文化史上的智慧之光。

八百多年前,理学家朱熹不远千里来到长沙,与岳麓书院山长张栻讲学论道两月有余,两位青年学者的“高峰论坛”,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朱熹返回福建后,怀念与张栻辩论学问的岁月,又写了一首著名的《怀岳麓》:“风月平生意,江湖自在身。年华供转徙,眼界得清新。试问西山雨,何如湘水春。悠然一长啸,妙绝两无伦。”

千古佳话“朱张会讲”至今弦歌不绝。

这是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史上的智慧之光。

回到西安交大的毕业典礼那个风雨交加的现场,两位智者并肩而立,莘莘学子们眺望来路,时代的光亮,总在不经意间直指心魂。(作者 李颖)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