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彝良县:小小“彝花绣”走出一条就业好门路

2021-05-14 11:37:30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走进位于彝良县发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彝花绣文创产业园生产车间,耳旁是缝纫机嗒嗒作响之声,几十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一边穿针走线、一边脚踩缝纫机。搬迁群众陈文雍埋着头,熟练地忙着手里的活。

“在产业园打工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顾老人和小孩,比在外面打工好得多。”从彝良县钟鸣镇扯炉村搬迁到发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陈文雍笑着说,她从小就喜欢刺绣,没想到搬迁到县城后,还能靠自己熟悉的刺绣工艺赚钱,“以前总担心搬到安置点后怎么办,现在有了扶贫车间,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

彝花绣文创产业园4月16日正式开园。为接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实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彝良县大力招商引资,拓宽就业渠道,引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入驻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扶贫车间,最大限度实现让留守妇女和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的目标。该县招商引进中云大慈集团创办彝花绣文创产业园,并入驻发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扶贫车间。

彝花绣文创产业园占地5600平方米,设有生产车间、彝绣艺术陈列馆和培训研学、彝花绣品牌等大厅,主要设计生产以家居、服饰、办公、旅游等产品为主的民族刺绣用品,包括民族风格的马甲、苗家嫁衣、手工绣包以及少数民族刺绣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等。产业园集培训、体验、设计、制作、销售为一体,为搬迁群众学习技能、务工增收提供了便利。

“工人在每月保底工资的基础上,根据熟练程度和完成情况,一般一个熟练工人每月基本收入在3000元至5000元。”刺绣厂厂长王泽美说,目前工厂开工了3条生产线,首期招聘录用的工人中,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工人占了80%左右。产业园可提供就业岗位200个,目前已招聘用工106名。

产业园开园当天,琳琅满目的刺绣产品吸引了不少客户前来洽谈、购买,零售额达10万余元。目前,产业园接到了来自北京、上海、昆明等国内城市以及美国、印度的订单,工厂正加班加点生产。

“小小‘彝花绣’,群众就业好门路。”搬迁群众杨琴快人快语,脸上绽开了笑容。(谢毅)

关键词: 彝良县 彝花绣 就业 门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