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鲢草鱼等价格翻倍 四大因素导致鱼价普涨
2021-06-03 15:39:31 来源:荆门新闻网
近期,不少市民反映淡水鱼价格持续上涨,“鱼价赶上猪肉价”。鱼价为何持续上涨?未来还会继续涨吗?昨日,记者前往中心城区有代表性的鱼类批零兼营市场象山市场进行调查。
花鲢草鱼等价格翻倍
“鳜鱼多少钱一斤?”记者走进一家正好没有顾客的水产品店,表明身份和来意后问道。这家店主卖高档鱼虾。
“大的60多,小的45。”
“跟去年相比如何?”
“今年鱼价普涨50%以上,去年的鳜鱼,大的30几一斤,小的接近30。”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卖的都是养殖的,野的很少了。
涨价最厉害的,当属销量最大的花鲢、草鱼和销量较大的鲫鱼,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接近翻番。一鱼摊老板对鱼价烂熟于心:“花鲢,去年七八块钱一斤,今年十三四块;草鱼,去年6块多一斤,今年直接翻番;鲫鱼,去年七八块一斤,最高十元一斤,今年十四五元,不知目前到了最高价没有。还有销量较大的白鲢,去年4块多一斤,今年涨到接近6块了。”
与那些销量最大的几个品种相比,相对小众的泥鳅、鳝鱼、财鱼、黄颡鱼等价格变化不大。“泥鳅去年十三四块一斤,今年涨了块把钱。财鱼18元一斤,与去年持平。黄颡养殖的16块,水库的20块。大小鳝鱼都是30多,与去年持平。”另一家鱼店的老板介绍,这些品种可能是价格较高,吃的人不多,量也不多,供求变化不大,价格变化也不大。
在相对小众的水产品中,有个例外。“今年甲鱼价格也涨得厉害,去年卖10几块一斤,今年竟然卖到20几块!”
鱼老板们介绍,象山市场的鱼价,在荆门城区应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为城区其他市场的许多鱼都是从这里批发去的。
伴随鱼价普涨,市民的购买量明显减少。“去年能买两斤鱼的钱,今年只能买一斤了,东西一贵,买的人就明显减少了!”一鱼贩告诉记者,她今年的日销量只是去年的一半多一点。
记者发现,今年象山市场出现一个变化——卖河蚌的多起来,有好几家商贩装了好几个大蛇皮袋,放在摊位边卖。“虽然现在鱼少了,价格高了,但人们还是要吃点什么,我们就把平常吃得少的河蚌弄来卖了。”一商贩说。肥大的河蚌,大多有近1公斤重。每公斤3.6元,每10公斤可以杀2.5公斤肉,正好做一个火锅,大概要近40元。“鱼太贵,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是天然生长的嘛。”商贩笑着说。
四大因素导致鱼价普涨
今年的鱼价为何涨得这么厉害?市水产发展中心相关人员介绍,自去年12月起,我市水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已创我市水产品价格历史新高。我市是全省的水产养殖大市,年产量46.4万吨,居全省第二位,水产品价格之所以持续走高,经调查,存塘成鱼减少、养殖面积萎缩、需求加大、成本增加等是主要因素,属水产品价格恢复性上涨。
存塘成鱼减少。因去年疫情影响,养殖户投放大规格鱼种错过了最佳季节,只能改投规格较小的鱼苗,拉长了上市周期,在元旦、春节水产品销售高峰期前后,当年投放的鱼苗还达不到上市规格,导致成鱼产量减少,供应不足,价格开始持续上涨;鱼价的上涨又刺激了养殖户起捕成鱼上市的热情。据统计,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我市起捕上市水产品13.1万多吨,占年产量的28.2%。目前我市市场供应水产品均为去冬今春投放的大规格鱼种和少量未起捕的存塘产品,存塘量明显减少。另有近半数产量外销其他省市,直接拉升了水产品市场价格。
养殖面积萎缩。随着环保意识增强,2017年以来,我市江河湖库网箱网围网栏养殖已全部被取缔,年减少水产品产量2.3万吨。去年《荆门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颁布实施后,我市天然水域已分别划入禁养区和限养区范围,并全部退出人工养殖,年减少水产品1.1万吨。去年以来,我市汉江流域及7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又相继进入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年捕捞产量又将减少0.2万吨。这些减少的产量,相当于近6万亩精养鱼池的年产量。
养殖成本上涨。近年来,水产养殖所需的渔资成本均已不同程度的上涨。今年仅草鱼鱼种就从上年12元/公斤上涨到20元/公斤左右,鱼饲料更是在去年的基础上每吨上涨300元左右,另外鱼药、承包费、劳动力等成本也有不同程度上涨。
市场需求加大。由于猪肉价格自去年以来一直长期处于高位运行,加之国家野生动物禁食令颁布,人们的消费习惯逐步从畜牧产品向价格较低、营养丰富的水产品转移。据调查,去年我市本地居民消费水产品达16万吨,占年产量的34.5%,全市人均消费水产品53.5公斤,比正常年份人均增加6公斤左右。
鱼价后期走势如何?市水产发展中心预测,受养殖周期制约,鱼价仍有上涨空间;受养殖成本限制,鱼价已难大幅回落;受养殖效益刺激,增加养殖量,市场有望平稳运行。特别是近期猪肉价格大幅回落,人们的消费需求可能逐步向畜牧产品转移,从而减轻水产品供给压力,平抑水产品价格。
推荐内容
- 当前资讯!2751亿烟草巨头原正副总经理同日被查!
- 即时:MSCI名单大调整,新纳入这些A股,本月28日
- 视讯!热搜第一:"QQ崩了"!突发利空,万亿赛道大
- 焦点热门:“捡漏牛散”张寿春又出手了?斥资超1亿
- 我国冬小麦春管陆续展开
- 环球新资讯:如何开葡萄酒
- 全球快消息!李佳悦回顾土耳其地震的逃生经历:熟
- 全球观速讯丨老太太遇急事求助,三名交警出手解困
- 最新:春雪来潮 甘肃1.2万公安民辅警在雪中、在路上
- 当前头条:公告!东营这家医院即将搬迁!
- 每天晚上都喝2两酒,连续30年,体检后惊出了一身
- 当前资讯!谷城:“贡米之乡”茨河镇稻米销售旺
- 全球速读:小朋友长疹子不能大意 这种疹子可能
- 广州港1月海铁联运箱量同比增长92.9%
- 今日快讯:驻美使馆:经贸关系将在中美关系中继续
- 世界新消息丨冬天不会结晶的蜂蜜是假的吗?不要道
- 天天短讯!百鸟朝贺喜迎春 北京珍珠泉乡第十五届
- 最新快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吕志刚会见广州市河
- 天天视讯!南通开发区民警入企服务护航经济发展
- 东航助力南京蓝天救援队员赴土开展国际救援
- 环球看热讯:美国已叫停这款药物 人工泪液还能
- 世界消息!助力健康驿站建设|武汉市武昌医院专家
- 焦点速读:极目锐评|男孩身体不适7次举手示意被送
- 播报:公羊救援队队员爬进废墟救出一名土耳其太婆
- 每日关注!《非正式会谈》嘉宾唐小强在地震中遇难
- 【我在现场】招聘会开到了家门口
- 新华微评·强信心加油干:用汗水播下丰收的“种子
- 【环球新要闻】助力乡村振兴 山西举办专场招聘会
- 环球头条:一位特岗教师扎根乡村的十年
- 快看:“乙类乙管”后首个开学季 校园迎来三方面
- 一日内两家券商被立案调查<br>全面注册制下中介机
- 从全面注册制看资本市场生态改善
- 银行业加大金融支持及产品创新力度<br>擦亮地方经
- 天天观焦点:重大项目加速起跑 银行业支持地方经
- 全球快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br>跨境人民币业务
- 全球球精选!重磅调整!MSCI宣布,这只股票立马暴跌
- 盐城港阜宁港区-淮安港集装箱班轮航线开航
- 三峡金山海上风电项目签约
- 新资讯:涉及小洋山北作业区、上海LNG站线扩建等
- 天天报道:长航集团去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