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山珍牵手科技 竹荪更显俏姿

2021-10-21 23:47:57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蔚 陈敏

10月12日,从贵阳驱车2个小时,来到地处织金县中部的桂果镇绮陌村。走进村里的竹荪菌种厂房,一股红糖黄粑的清甜味扑面而来。

“这是菌棒散发的味道,这已经是我们的第5代菌棒配方了。正在生产的100万棒菌棒是广西客商的订单,每棒5.6元。”贵州金荪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启华介绍。

碎木、配料、搅拌、装袋、打孔、灭菌、接种……一系列机械化操作后,一个个菌棒从流水线上下来。

鲜竹荪的采摘进入尾声,但菌棒却迎来销售旺季。金荪公司年产红托竹荪2.2万瓶原种、1000万棒菌棒,原种、菌棒覆盖江西、云南、海南、广西、四川等地,鲜品竹荪每公斤100元至160元、干品竹荪每公斤600元至1200元,畅销全国各地。

竹荪在织金有30多年的栽培技术积累。2010年,织金竹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2017年,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

科技的注入,成为织金竹荪发展壮大的关键。

2019年11月成立的金荪公司,是织金县成立的平台公司,也是当地竹荪产业的龙头企业,通过与贵州大学、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开展省级重大科研试验示范课题8个,探索出一整套高产稳产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操作规范。

去年7月,贵州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该公司红托竹荪种植基地进行测产。结果显示,平均亩产量236公斤(干品),亩产值达到10万元以上。

今年,该公司年生产鲜品竹荪2500余吨、干品250余吨,销售额超过1.5亿元,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红托竹荪菌种生产、多种模式栽培、精深加工和电子商务交易基地。

山珍牵手科研,竹荪更显俏姿。织金种植的红托竹荪大部分都是由金荪公司提供原种、菌棒。在该公司的辐射带动下,织金竹荪产业不断取得新突破。

桂果镇镇长李松告诉记者,当地围绕建设“竹荪小镇”,大力发展竹荪产业,引进和培育竹荪生产企业和合作社9家。

地处织金县西部的金凤街道在转型发展中选择了林下竹荪。

10月13日,秋雨连绵,金凤街道化跨社区山林寂静。来到半山腰上的化跨合作社竹荪基地,这里有分拣、烘烤、包装等车间,展示厅里堆着10多包的干竹荪。“就剩这些,其他全都卖完了。”社区党支队书记、居委会主任杨发亮声音洪亮。

目前,化跨社区有近千亩林下竹荪,覆盖当地农户129户532人。今年,当地群众仅务工收入就超过160万元,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目前有数百万元的固定资产。

近年来,织金县大力推广“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规模种植竹荪1.6万亩,竹荪种植企业、合作社共88家,从事竹荪种植的农户约2.4万户7万人,预计今年干品产量达1598吨,产值11.19亿元。竹荪产业已成为织金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翘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山珍 牵手 科技 竹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