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今热点:数字赋能 驰象深蓝 宁波沿海商渔通航安全展现新风貌

2022-11-17 17:48:35 来源:中国水运报网

象山县是宁波的渔业生产大县,水产品总量居全国前茅,庞大的产量背后,是成百上千的渔业运输船舶。象山沿海是渔船的密集作业区,渔网遍布整片水域,同时,这里又是宁波舟山港商船航路的交汇区。商渔船矛盾突出、碰撞风险大,一直是宁波海事部门监管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自浙江海上智控平台上线以来,宁波海事局充分利用平台“商渔安全”工作场景,全面开展海上商渔船防碰撞各环节工作,在商渔船防碰撞、交通流组织等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数字化管控实效。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推进,解决了许多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为宁波沿海商渔安全治理开拓了新空间,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提供智慧化的保障。

数字赋能助力通航格局重塑


(资料图片)

依托智控平台信息集成功能,宁波海事局2022年3月启动了宁波象山沿海通航秩序重塑工程,创新研究新模式下通航秩序整治“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新明州78、新明州79,这里是象山海事,你船目前已有3个航次以上没有按照浙江沿海航路行驶。我们将进一步核查你船及所属公司对于浙江沿海航路的宣贯情况,请配合。”这是象山海事处回溯船舶航行轨迹后,对屡次不按公告航路航行船舶开展行政指导。

宁波象山海事处渔山海巡执法大队大队长刘超介绍道:“依托智控平台轨迹重建功能,高效核查船舶、船长遵守航路行驶情况及公司航路宣贯情况,对未遵守航路要求的船舶建立数据库,紧盯‘船舶、船长、船公司’三个要素,打出‘智能查处、警示通报、公司走访、重点跟踪’等措施组合拳。”

经过长期深入的宣贯引导,截至目前宁波象山沿海浙江籍船舶合轨率达99%,碍航渔船从去年日均130艘次降到今年日均65艘次,同比下降了50%,商渔船各行其道、分流通航已经成为象山沿海船舶航行的准则。

智能引擎助力部门协同治理

“过去,我们船老大一听说要开到象山沿海,都要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因为象山来往的船舶特别多。难以清楚地识别前方船舶的AIS信号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一名长期航行在浙江沿海的船长张某说。

“依托智控平台的智能引擎,我们对在公告航路内作业的渔船清单及点位图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利用智控平台AIS检测功能,对涉嫌AIS‘套牌’的船舶实现自动报警。结合上述信息,强化与渔业部门的高效协作。”宁波象山海事处值班室负责人徐洋卫说。

据了解,通过海事部门与渔业部门的智能协作,截至目前已有1800余艘渔船在电子海图内更新了沿海公告航路,相当于给茫茫大海划上了航道标线,大大降低了商渔船碰撞风险。同时,发现疑似套用AIS信息的船舶50余艘次,渔业部门累计对20艘渔船实施了相应处罚,起到了良好的训诫作用。

为使治理更加精准高效,决策更加科学智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更强力的保障,宁波海事部门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现在好了,大家基本上沿着航路在开,AIS识别的船舶信息也更加准确了,我们这些船老大总算放心很多了”。船长张某道。

智慧联动助力辖区全面掌控

宁波象山沿海每年都会面临台风、冬季寒潮大风以及雾季的影响,今年更是有涂茨风电、国电象山海上风电等3个大型沿海水上施工项目,涉及超100名相关船员及施工人员,给通航安全带来了挑战,如何将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到船上,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一个重要课题。

宁波海事部门通过叠加交通流和往年事故频发点位图,在智控平台内针对性划定商渔船警戒区和水工电子围栏,船舶一旦进入电子围栏都将收到自动播发的定制化预警信息,目前平台日均发送信息量100余条。

同时,海事部门依托智控平台“智慧联动”,值班室工作人员远程分析商渔船通航情况,预判密集交通流及高风险水域;及时将预判结果传递至现场执法单元,由海巡艇第一时间赴现场干预,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今年8月1日小开渔以来,海事部门共执行近百次“值班室+海巡艇”联动任务,现场劝阻、引导商船3500余艘次,渔船500余艘次。

浙江海上智控平台的高效使用,不断打通数字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海事部门仍在积极探索多元化监管措施,从源头上降低商渔船碰撞风险,展现新时期宁波海事新作为。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