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全民健身!
2019-08-09 08:22:55 来源:新华社
打造百姓身边“15分钟健身圈”、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者低收费开放……不久前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给全民健身行动提出了一系列亮眼的硬指标,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施工图”。
在8月8日“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这份沉甸甸的行动方案为民众提供科学健身的指导和建议。从政府规划引导到全民广泛参与,多元化健身热潮在各地兴起,亿万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在推动健康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我的地盘我做主,“15分钟健身圈”成亮点——让“健身去哪儿”变成“健身在身边”
“健身去哪儿?”曾是很多人的困扰。
吉林长春市民马明宇是一位有氧运动爱好者,然而家门口的一条水体黑臭、杂草丛生的伊通河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令他在健身时舍近求远。
近年来,经过水体治理和休闲健身场地建设,河畔公园拔地而起,沿河健身步道渐渐铺展。每到傍晚时分,不少市民在伊通河畔步道里健步如飞。河水清凉,微风习习,柳枝摇曳,令人心情畅快。
“感谢政府为我们老百姓打造的‘15分钟健身圈’,我们如今出家门就能在风景中锻炼身体。”马明宇说。
全民健身的兴起,离不开“15分钟健身圈”的普及。
健康中国行动文件里,一组数据清晰描绘健康中国的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超过70%和9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分别达到1.9平方米及以上和2.3平方米及以上。
行动要求政府努力打造百姓身边“15分钟健身圈”,让想健身的群众有适当的场所。
如今,“健身在身边”成为朋友圈里的热词。在许多城市,绿道、城市公园、公共体育馆都成为群众健身的主场地,一大批比赛项目也成为吸引群众参加运动的“吸铁石”。
在各大城市,“马拉松热”“广场舞热”“自行车热”彰显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广播操和工间操也在各单位、企业员工中不断普及。
在农村地区,“一场两台”等体育设施已经覆盖全国近57万个行政村,解决农村地区健身场所问题……
“群众健身意识增强了,从过去‘要我练’到现在的‘我要练’,人们身体健康水平普遍提高,遍布城乡的全民健身设施和晨晚练站点,以及到处涌动的健身热潮,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吉林省体育局局长张瑞林说。
格子间的“健康达人”、低头族的“保健操”——运动处方让健康数据变“好看”
端着肩膀敲键盘、翘着二郎腿看材料、驼背弓腰吃外卖,不知不觉间让格子间上班族变了样;刷抖音、玩“手游”、看朋友圈,电子产品让不少人成了“低头族”。
29岁的成都市民小李,白天长期伏案工作,晚上回家长时间玩手机游戏,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手脚麻木,发展到后来多站一会儿腰就疼,再后来走路都困难。去医院一看,被医生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
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结果的数据并不太“好看”:我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3.9%,其中20至69岁居民经常锻炼率仅为14.7%,成人经常锻炼率处于较低水平,缺乏身体活动成为多种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目前,尽管一身短打扮的“健身咖”正越来越多,但不当运动带来的损伤也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人们的健身热情。
健康中国行动文件指出,对于个人,要掌握运动技能,科学运动避免运动风险。
翻开健康中国行动文件,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人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
陕西省西安市红会医院运动医学诊疗中心主任郑江表示,从“要运动”到“会运动”的观念升级,关键要提升大众科学锻炼素养,树立“运动是良医”的理念,根据不同年龄、生活方式、运动能力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通过指导人们科学合理、适当适量健身锻炼的运动处方,打通健身与健康之间的关键桥梁。
如何让人民的健康数据变得“好看”?郑江建议,要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首先通过现有医疗资源,加强运动医疗专业机构的组建,建立一批运动处方门诊。培养运动医疗专业人员,提高其对运动风险及运动能力评估、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的能力。
据了解,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北京体育大学等在运动处方建设和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据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王正珍介绍,目前已进行12期运动处方师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
“互联网+”赋能、人人“动起来”——亿万个健身新动能释放更多健康红利
全民健身,个人受益,家庭受益,国家也受益。
8月6日,乐刻运动上海全民健身狂欢节上,近2000位运动健身爱好者来到现场,一起打拳击、举杠铃,开启了一场充满青春荷尔蒙的聚会。
瑜伽、舞蹈、拳击、杠铃……随着健康理念转变、健身消费升级,健身市场正快速发展,“互联网+健身”渐趋火爆。奔跑迈向美好生活的全民健身,还有哪些新“玩法”、需要补上哪些短板?
围绕健康中国行动提出的到2022年和2030年应达成的目标,王正珍指出,健康中国行动明确了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分别扮演的角色和应完成的主要指标,既明确责任和分工,又有利于形成“组合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郎维说,作为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之一的全民健身行动,十分明确地突出了运动对于健康的促进作用,体现出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
——个人方面,健康中国行动提出,鼓励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或者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动,达到每天6000至10000步的身体活动量。
随着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老年人,健康中国行动提出,提倡老年人量力而行,选择与自身体质和健康相适应的运动方式。在重视有氧运动的同时,重视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锻炼,适当进行平衡能力锻炼,强健骨骼肌肉系统,预防跌倒。提倡老年人参加运动期间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调整运动量。
——社会方面,健康中国行动提出,建立健全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体育总会在地市、县、乡实现全覆盖,单项体育协会延伸到群众身边,让想健身的群众加入体育组织中。
健康中国,呼唤着质量更高、效果更好、参与更广泛的全民健身风潮。健康中国行动指出,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赛事,实施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发展中国特色健身项目,开展民族、民俗、民间体育活动。推广普及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传统体育项目。
“下一步健身方式会有更广泛的拓展。”郎维说,比如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古老的、传统的健身方式,应该和现代健身有机结合起来,把它继承和发扬。据介绍,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已开发“中国健身气功”APP,将健身气功、功法功理、健康养生等内容融入现代健身活动中。
——政府层面,健康中国行动提出,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一批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推进全民健身进家庭、鼓励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郎维说,健康中国行动希望能让老百姓都“动起来”,向着健康、向着运动,让亿万群众能够更好地、更阳光地工作和生活,不断释放健康中国新动能。(记者陈聪、屈婷、廖君、赵丹丹、周琳、蔺娟、董小红)
关键词: 全民健身
推荐内容
- 微纪录片|战!在“疫”线
- 更高水平全民健身 未来怎么升级?
- 万人说新疆 | 来自奇台黄面的“诱惑”
- 万人说新疆 | 冰球追梦少年吾拉哈提
- 专家解读 “3·21”东航飞行事故调查的方式范
- 群殴大象,带来灾荒,非洲“麻雀”泛滥成灾,15亿
- 今年前两个月物流运行平稳开局
- 产业布局更优 区域协同更强(经济新方位)
- 森林草原防火季 | 视频:杜绝森林火灾 保护绿色家园
- 五部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
- 全球最大电池容量纯电池动力船“长江三峡1”交付
- “疫”刻不放松 检测送船头
- 铜陵市海事中心筑牢战“疫”水上长城
- “线上+线下”,泰州港航全力护航春耕物资水上运输
- 百年糊涂品牌营销成功出圈,江小白这回有对手了
- 多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春季农业生产 持续保障农
- 【图解】防疫保供稳物价 各地聚力“惠民生”
- 光影军校丨记录不一样的热血青春
- 全国铁路4月8日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 两部门公告: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 海通策略:A股退市逐步常态化
- 金山办公去年净利10.41亿 股价自去年6月高点下
- 最强企业家德比:曹德旺侧身,“玻璃大王”花落李
- 中国人寿:去年净利润509.21亿元同比增长1%
- 国盾互联八仙金花茯茶.助推振兴乡村打造共同富裕
- 京东居家睡眠节智能床垫成交额同比增长414% 床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01例
- 宜信财富:践行社会责任,推动美好生活
-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
- 21年研发投入超8亿元之后,BOSS直聘22年春季DAU峰
- 平安银行海口分行因信贷融资相关费用问题被通报,
- 看!这是2022年北极海冰的最大值,真的变化很大
- 恕我直言:均价破8算什么?海珠还会继续涨!
- “学神”童哲,没能撑住万门大学
- 黄峥离任372天之后,陈磊手里的拼多多成了烂摊子?
- 一人,两狗,骑三轮流浪4年,被嘲弱智的他凭什么
- 宋雨琦的长相真不比她性格差
- 美市尾盘多头突然加速猛攻金价快速上涨 全日涨
- 凯特一天比一天美啊!穿裹身蕾丝裙出席阅兵礼,可
- 曹德旺输了,福建人没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