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些“水果病”可以预防
2019-08-16 13:36:50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营养与口感兼而有之的水果,一直是人们所喜爱的食物。但也有因为吃水果而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譬如,日前媒体报道的印度近50名儿童死于“荔枝病”的事件。除此之外,大家可能还耳闻目睹芒果、菠萝等水果引发的奇怪病症等。
水果致人身体不适或致病的表现,被统称为“水果病”。一些说法认为,现代人好吃冷饮和垃圾食品,又承担着较大压力等,因而体质普遍偏寒,而水果以性寒、凉的居多,所以应少吃水果,以免伤脾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
“水果病”是一种正常现象
根据毒理学的理论,包括肉、水果和蔬菜等在内,都要看剂量。也就是说,水果只要不是过量多吃,而且不是单一地食用,就不会产生有害后果或中毒。
其实,很多食物对于人来说都是外来物质,属于“入侵”的异物,均会不同程度地引发生物体免疫系统的警觉、识别和排异攻击,严重时就会诱发疾病。每个人的个体情况不同,尤其是涉及免疫系统时。
从这个意义来看,食用一些水果后引发人体不适或致病并不罕见,甚至可以看成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不过,具体到某种水果,如荔枝、芒果等,是如何引起人身体不适或致病的,需要有针对性的研究结果。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几种最常见的“水果病”。
晚间空腹大量吃荔枝很危险
关于此次引人关注的“荔枝病”,在中国也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医学报道。《广西医学》2000年第5期发表了一篇“小儿荔枝病71例临床分析”的临床报道,作者报告了发生在我国广西荔枝产区的71例“荔枝病”儿童病例,其中有10例死亡。
这些病例有共同的特征,发病前连续几天大量吃荔枝,每天1000-2000克,较少吃其他食物,发病时间通常在凌晨3点到早上9点,表现为严重低血糖反应和多种脑病症状,如意识丧失、癫痫等。此外,化验检查发现患者有严重低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脑脊液化验则没有脑炎迹象。
究其原因,这些患病者都是在夜间大量食用荔枝。一般情况下,夜间不吃食物会造成空腹期低血糖,为适应这种现象,身体需要通过脂肪的β氧化来进行糖异生,以此维持基本血糖水平和满足大脑的需求。但是,荔枝中的次甘氨酸A和亚甲基环丙基丙氨酸可以干扰脂肪的β氧化,破坏人体正常的保护性糖异生机制,使得低血糖不能得到正常的调节并且持续恶化,导致夜间空腹期的低血糖不能得到纠正,最终导致各种症状和脑损伤。
上面提到的那些孩子有很多共性,如本身营养不良,没有食用其他食物,而且都是在夜晚大量食用荔枝,也都在凌晨3点到早上8点产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表现为恶心、乏力,甚至高热、抽搐、昏迷等症状,还有人产生癫痫和意识丧失等脑病。所以,这项研究认为,晚间空腹大量食用荔枝是诱因,荔枝中的有毒物质破坏人体的糖异性途径才造成了“荔枝病”。
避免患病的方法就是不要在夜间睡觉前大量、单一地食用荔枝。对于“荔枝病”的轻症患者,口服糖水即可恢复正常,严重者需送医院抢救。
免疫力低下者最好别吃芒果
芒果(中国植物志官方名称为“杧果”)同样会造成“芒果病”,但本质上也是一种免疫系统造成的变态反应。一些人食用或接触芒果后,会嘴唇发麻、喉咙痒,或起小皮疹,有的还会产生轻微水肿,伴有腹痛、腹泻等。
人对芒果过敏主要是因为芒果含有果酸、氨基酸、各种蛋白质,不完全成熟的芒果中还含有醛酸,这些都是潜在的过敏原,会对皮肤黏膜产生刺激从而引发过敏。
芒果本身也容易引发过敏。芒果属于漆树科植物,其中主要的过敏原为漆酚和卡杜酚,它们的成分中含有单或二羟基苯,可使人过敏(生漆中就因为含有该抗原而常常引起过敏)。
对芒果过敏的人大多属于过敏体质,免疫力普遍低下。比如,有些孩子吃了芒果易患过敏性皮炎,主要是因为孩子吃水果的方式是“洗脸式”的,也就是吃的时候将浆汁沾到了脸上或身上,再加上孩子的皮肤较薄、抵抗力差,因此患水果疹的几率大大高于成年人。
对食用芒果后略有不适的人,剥完芒果后要及时洗手,可以尝试不接触或少接触皮肤的吃法,即食用时把芒果切成小块,或用搅拌机将它打成糊状用吸管食用。
有的人吃了芒果后症状严重,嘴唇、口周、耳朵、颈部会出现大片红斑,这被称为芒果性皮炎。芒果性皮炎属于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因患者的特殊体质而对某些接触到皮肤的物质产生Ⅳ型变态反应,即迟发性过敏性反应,导致皮肤出现湿疹样变化。对芒果性皮炎的早期治疗一般是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患处,每天2-3次,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一些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赛庚啶等。
曾经患过严重芒果性皮炎的人不宜食用芒果,应避免再次引发芒果性皮炎
盐水浸泡菠萝后食用可防过敏
菠萝也是一种容易造成过敏的水果。有的人食用菠萝15分钟至1小时可突然发病,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或者头痛、头昏、皮肤潮红、全身发痒、四肢及口舌发麻,甚至还出现呼吸困难、休克(昏迷)等一系列过敏症状。这种病被称为“菠萝病”,同样是因菠萝中的物质致人过敏引起。
菠萝含有大量的果糖、膳食纤维和维生素A、B等,这些物质在大部分水果里面也都存在。在菠萝中“捣乱”的其实是几种有害物质。
一是菠萝蛋白酶,这是一种蛋白质水解酶,在医疗上的用处是分解纤维蛋白和血凝块。一般情况下,菠萝蛋白酶进入胃之后会被胃液分解,但有少数对菠萝蛋白酶过敏的人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严重的有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和休克现象,这些表现与中毒无异。
二是菠萝中含有的甙类,是一种对人的皮肤和口腔黏膜有刺激性的有机物,会导致口腔发痒等症状。菠萝中还有羟色胺,是一种能够使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的含氮有机物,每100克菠萝果汁中大约有2.5-3毫克羟色胺。因此,过量食用菠萝还有可能引发头痛。
对待“菠萝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食用,其次也可以对菠萝作一些处理。如把削皮后的菠萝放入盐水中浸泡一会儿,盐水能够破坏菠萝蛋白酶的致敏结构,使其降低或丧失对人的致敏作用。此外,还可以把菠萝煮熟后食用,因为90%的菠萝蛋白酶在100摄氏度的高温下会被破坏掉,也就基本去除了致敏原。只不过,口感就差些了。
总之,所谓的“水果病”不过是几大类,一是过量食用产生副作用,二是水果中的一些特殊物质引发人过敏,三是水果变质食用后导致生病。“水果病”与水果是否寒凉、体质是否寒凉并没有关系。水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适量食用。只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体质与所食用水果是否“友好”。大多数专家都认为,对“水果病”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关键词: 水果病
推荐内容
- 微纪录片|战!在“疫”线
- 更高水平全民健身 未来怎么升级?
- 万人说新疆 | 来自奇台黄面的“诱惑”
- 万人说新疆 | 冰球追梦少年吾拉哈提
- 专家解读 “3·21”东航飞行事故调查的方式范
- 群殴大象,带来灾荒,非洲“麻雀”泛滥成灾,15亿
- 今年前两个月物流运行平稳开局
- 产业布局更优 区域协同更强(经济新方位)
- 森林草原防火季 | 视频:杜绝森林火灾 保护绿色家园
- 五部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
- 全球最大电池容量纯电池动力船“长江三峡1”交付
- “疫”刻不放松 检测送船头
- 铜陵市海事中心筑牢战“疫”水上长城
- “线上+线下”,泰州港航全力护航春耕物资水上运输
- 百年糊涂品牌营销成功出圈,江小白这回有对手了
- 多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春季农业生产 持续保障农
- 【图解】防疫保供稳物价 各地聚力“惠民生”
- 光影军校丨记录不一样的热血青春
- 全国铁路4月8日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 两部门公告: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 海通策略:A股退市逐步常态化
- 金山办公去年净利10.41亿 股价自去年6月高点下
- 最强企业家德比:曹德旺侧身,“玻璃大王”花落李
- 中国人寿:去年净利润509.21亿元同比增长1%
- 国盾互联八仙金花茯茶.助推振兴乡村打造共同富裕
- 京东居家睡眠节智能床垫成交额同比增长414% 床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01例
- 宜信财富:践行社会责任,推动美好生活
-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
- 21年研发投入超8亿元之后,BOSS直聘22年春季DAU峰
- 平安银行海口分行因信贷融资相关费用问题被通报,
- 看!这是2022年北极海冰的最大值,真的变化很大
- 恕我直言:均价破8算什么?海珠还会继续涨!
- “学神”童哲,没能撑住万门大学
- 黄峥离任372天之后,陈磊手里的拼多多成了烂摊子?
- 一人,两狗,骑三轮流浪4年,被嘲弱智的他凭什么
- 宋雨琦的长相真不比她性格差
- 美市尾盘多头突然加速猛攻金价快速上涨 全日涨
- 凯特一天比一天美啊!穿裹身蕾丝裙出席阅兵礼,可
- 曹德旺输了,福建人没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