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对老年人的影响,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2020-09-25 11:36:51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慢性疼痛对老年人的影响,超出很多人的想象。9月3日,《英国医学杂志·开放版》发表的一项超过5000人的研究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超过83%曾在过去6周内出现过至少一个部位的疼痛,其中又以肌肉骨骼疼痛最常见。研究认为,肌肉骨骼疼痛已成为全球老年人致残和疾病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疼痛困扰极为普遍
由英国牛津大学牵头的这项前瞻性研究,采集了“牛津疼痛、活动和生活方式(OPAL)”队列的数据,将调查对象确定为社区居住的65岁及以上人群,以了解疼痛对晚年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OPAL参与者存在慢性疼痛困扰,在过去6周内至少出现过一次疼痛症状;整体而言,女性比男性发病更普遍。若以部位细分,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下腰部、膝盖、手腕、颈部和肩膀,且所有部位的疼痛中,女性占比都高于男性。
“我国老年人的慢性疼痛比例不会低于英国的调查结果,甚至可能更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老年科主任郝瑞福说,“相比英国,我国还存在慢性病老年患者基数大、各地医疗条件不均衡等劣势,因此,无论肌肉骨骼疼痛,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慢性疼痛都不容小觑。”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范围内,疼痛的发病率大约为35%~45%,老年人的发病率更高,约为75%~90%。目前,我国还缺乏严谨的针对慢性疼痛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但一项针对中国六大城市的慢性疼痛调查发现,成人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为40%,老年人则为65%~80%。
与英国调查相同的是,我国慢性疼痛患者也是女性多于男性,但疼痛常见部位略有区别。比如,北京市朝阳区在2015年进行的慢性疼痛疾病抽样调查发现,慢性疼痛患者常见3个区域,分别为腰、颈和膝关节;2018年,湖北省十堰市的社区调查显示,患者疼痛的最常见部位为下肢、腰部和颈部。
一处疼痛,全身受罪
导致慢性疼痛的原因很多,涉及多个科室。郝瑞福举例说,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不只是骨科的事,骨折属于骨科,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关节疼痛属于内分泌科,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则属于风湿免疫科。不过,无论哪种疼痛,若不及时干预都会带来不良后果。
肌肉骨骼疼痛削弱活动能力。肌肉骨骼疼痛对老年人造成的最直接影响是活动能力下降。新研究中,1/3的OPAL参与者报告过去1年内发生过至少1次跌倒。研究人员认为,这与肌肉骨骼疼痛直接相关。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教授说,骨关节疼痛首先会限制老人的正常活动,增加其跌倒风险,意外造成的股骨头骨折、腰椎骨折等连锁反应,更会使老年人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严重时只能卧床,并引起消化功能障碍、心肺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等。由于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急性损伤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甚至可能因此致死。
神经痛影响饮食及情绪状态。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患上神经痛类疾病,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疼痛等。由于病程长、恢复慢,此类疼痛可直接影响老年人的饮食、睡眠及情绪,且会促发其他并发症。
癌性疼痛缩短生存期。在癌症确诊和中期阶段,30%~40%的患者有中到重度疼痛,晚期癌症则高达60%~90%。相对而言,老年人发生癌性疼痛的几率比年轻人更高,且任何部位的癌痛都会引起局部甚至大范围的剧烈疼痛,让人难以忍受。在癌痛折磨下,老年患者更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愤怒、抑郁、焦虑、孤独等心理障碍,丧失对生活的信心,直至影响生存期。
郝瑞福补充说,因胃病、慢性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等疾病引起的慢性疼痛,在老年人中也较为常见。由于疼痛造成的神经内分泌紊乱会导致严重的睡眠及心理问题,长期如此,不仅可能出现认知障碍,甚至会引发痴呆。
五个误区加重伤害
面对疼痛,很多人都有一套自己习惯的应对方法,但樊碧发强调,若处理方式不对,很可能加重症状、增加伤害。临床上,老年患者最常见以下五种处理误区。
误区一:相信止痛药万能。止痛药并不是万能的,且有些疾病引起的疼痛忌用止痛药,比如高血压性头痛、胃痛、腹部剧痛等。血压过高引起的搏动性头疼可能造成严重的脑血管病变,盲目使用止痛药会延误诊治;胃痛时使用止痛药会加重胃肠道损伤,特别是对胃肠功能较弱的老年人来说,滥用止痛药不仅不能缓解疼痛,严重时甚至可导致胃溃疡、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消化道并发症;腹部剧痛的病因复杂多样,若未弄清病变性质就贸然使用止痛药,虽可暂时缓解症状,却极易掩盖病情,贻误治疗时机。除上述情况外,若确认适用止痛药,也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误区二:疼痛忍忍就好了。一些老年人认为,年纪大了,腰腿疼都不是病,忍忍就过去了。这种想法很容易耽误原发病的治疗。老人若突然出现胸腹疼痛或剧烈头痛等,一定不能忍痛观望,应尽早就医,规范治疗。
误区三:跌打扭伤就热敷。不是任何跌打扭伤都能热敷,特别是刚扭伤时,一旦热敷,反会加快血液流动,使瘀血更重,恶化病情。一般情况下,对损伤恢复后期出现的、由急性转为慢性的疼痛,可采用热敷缓解。
误区四:反复按揉患处。急性损伤、突然的肌肉拉伤等,不主张盲目按揉疼痛部位,避免造成二次损伤。一些常见原因的慢性劳损性疼痛,比如爬山后腿肚子酸痛可考虑按揉。
误区五:民间偏方治大病。民间有很多应对疼痛的偏方,若盲目采用,可致病情加重。比如,腰背疼、肩膀痛就在树上或电线杆上撞,患带状疱疹后用燃烬的香灰涂抹疼痛处等都不靠谱,切莫轻信。
两位专家提醒,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避免保持同一坐姿较长时间;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受潮造成进一步损伤,冬春季节尤其要防感冒,否则易引发心肺疾病;对于非跌打扭伤疼痛,睡觉前可热敷,或贴膏药、暖贴等;平时行动要谨记“慢”字诀,比如起床不要猛、走路不要快、运动不宜剧烈等;调整心态,适当转移注意力,避免因疼痛出现负面情绪。
樊碧发说,慢性疼痛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进行长期、科学的管理,也需要健康生活方式的配合。他建议老年人提高疼痛管控意识,对慢性疼痛进行分级预防: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配合适当运动,以增强肌肉力量、加强关节灵活性、提高身体协调性;二级预防是对疼痛性疾病要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慢性化,积极按流程治疗,治疗过程不能断断续续;三级预防是进行积极康复,以防出现痛性残疾等不良后果。
关键词: 老来痛
推荐内容
- 微纪录片|战!在“疫”线
- 更高水平全民健身 未来怎么升级?
- 万人说新疆 | 来自奇台黄面的“诱惑”
- 万人说新疆 | 冰球追梦少年吾拉哈提
- 专家解读 “3·21”东航飞行事故调查的方式范
- 群殴大象,带来灾荒,非洲“麻雀”泛滥成灾,15亿
- 今年前两个月物流运行平稳开局
- 产业布局更优 区域协同更强(经济新方位)
- 森林草原防火季 | 视频:杜绝森林火灾 保护绿色家园
- 五部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
- 全球最大电池容量纯电池动力船“长江三峡1”交付
- “疫”刻不放松 检测送船头
- 铜陵市海事中心筑牢战“疫”水上长城
- “线上+线下”,泰州港航全力护航春耕物资水上运输
- 百年糊涂品牌营销成功出圈,江小白这回有对手了
- 多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春季农业生产 持续保障农
- 【图解】防疫保供稳物价 各地聚力“惠民生”
- 光影军校丨记录不一样的热血青春
- 全国铁路4月8日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 两部门公告: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 海通策略:A股退市逐步常态化
- 金山办公去年净利10.41亿 股价自去年6月高点下
- 最强企业家德比:曹德旺侧身,“玻璃大王”花落李
- 中国人寿:去年净利润509.21亿元同比增长1%
- 国盾互联八仙金花茯茶.助推振兴乡村打造共同富裕
- 京东居家睡眠节智能床垫成交额同比增长414% 床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01例
- 宜信财富:践行社会责任,推动美好生活
-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
- 21年研发投入超8亿元之后,BOSS直聘22年春季DAU峰
- 平安银行海口分行因信贷融资相关费用问题被通报,
- 看!这是2022年北极海冰的最大值,真的变化很大
- 恕我直言:均价破8算什么?海珠还会继续涨!
- “学神”童哲,没能撑住万门大学
- 黄峥离任372天之后,陈磊手里的拼多多成了烂摊子?
- 一人,两狗,骑三轮流浪4年,被嘲弱智的他凭什么
- 宋雨琦的长相真不比她性格差
- 美市尾盘多头突然加速猛攻金价快速上涨 全日涨
- 凯特一天比一天美啊!穿裹身蕾丝裙出席阅兵礼,可
- 曹德旺输了,福建人没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