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涨停!氢能板块暴拉,啥情况?产业顶层文件出炉:氢能上升至国家能源战略地位,来看具体要点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并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规划》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1200万吨。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
《规划》明确氢能3个战略定位,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规划》提出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氢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探索季节性储能和电网调峰;探索在氢能应用规模较大的地区设立制氢基地;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应用;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注册上市融资等诸多利好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此前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可减排约7亿吨二氧化碳,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
受《规划》发布影响,A股多只氢能概念股涨停。恒光股份(行情301118,诊股)、昇辉科技(行情300423,诊股)均“20cm”涨停,首航高科(行情002665,诊股)、浙江新能(行情600032,诊股)等多股批量涨停。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氢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规划》指出,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滞后,产业发展形态和发展路径尚需进一步探索等问题和挑战。
对此,《规划》从持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着力打造创新支撑平台、推动建设氢能专业人才队伍、积极开展氢能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四个方面对氢能产业链创新能力建设进行了部署。
在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上,《规划》明确,将推进绿色低碳氢能制、储、输、用各环节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持续推动氢能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大产品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构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体系。
在打造创新支撑平台上,《规划》明确,将围绕氢能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布局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设重点实验室、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开展氢能基础研究和前瞻性技术研究。
《规划》还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氢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单项冠军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
“要形成高效完备的产业链,关键是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要围绕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准确把握产业创新发展方向,聚焦短板弱项,适度超前部署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项目,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建立健全更加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氢能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
因地制宜布局制氢设施,探索季节性储能和电网调峰
在统筹建设氢能基础设施方面,《规划》要求,要统筹全国氢能产业布局,合理把握产业发展进度,避免无序竞争,有序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氢能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加快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氢能供应网络。
《规划》提出,因地制宜布局制氢设施。具体来看:
在焦化、氯碱、丙烷脱氢等行业集聚地区,优先利用工业副产氢,鼓励就近消纳,降低工业副产氢供给成本。
在风光水电资源丰富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逐步扩大示范规模,探索季节性储能和电网调峰。
探索在氢能应用规模较大的地区设立制氢基地。
《规划》还提出,稳步构建储运体系和加氢网络。支持开展多种储运方式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高密度、轻量化、低成本、多元化的氢能储运体系。提高高压气态储运效率,加快降低储运成本,有效提升高压气态储运商业化水平。支持依法依规利用现有加油加气站的场地设施改扩建加氢站。探索站内制氢、储氢和加氢一体化的加氢站等新模式。
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应用
在推进氢能多元化应用方面,《规划》提出,有序推进交通领域示范应用,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应用,有序拓展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客、货汽车市场应用空间,逐步建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的互补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燃料电池在船舶、航空器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大型氢能航空器研发,不断提升交通领域氢能应用市场规模。
同时,《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将开展氢能产业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在交通领域,将在矿区、港口、工业园区等区域探索开展氢燃料电池货车运输示范应用。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城市公交车、物流配送车、环卫车等公共服务领域,试点应用燃料电池商用车。探索氢燃料电池在船舶、航空器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看来,我国北部、东北部、西北部地区的燃料电池汽车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潜能。他指出,我国北部、东北部、西北部纯电动汽车分布相对较少,原因是这些地区冬季温度低,影响动力电池出力。相比之下,燃料电池受温度影响较小,电池余热可灵活转化利用,并且这些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由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清洁低碳氢能供应能力强。
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注册上市融资
为确保政策顺利实施,《规划》还明确,将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发挥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作用,支持氢能相关产业发展。加强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性原则支持氢能产业发展。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氢能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注册上市融资。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此前预计,到203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将达到3500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5%。到2050年氢能将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可减排约7亿吨二氧化碳,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
随着氢能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落地,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认为,氢能行业的政策体系已逐步完善。行业“游戏规则”和政策体系的确立,有助于激励规模化、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也有助于强化投资者对氢能产业发展信心,提振产业长期预期。
中信证券预计,燃料电池车2022年新增量有望达到8000-10000辆的水平,其中氢能重卡无论是在补贴金额还是在应用场景上都有明显的推广优势。预计2022年客车/重卡/物流车销量将分别达到1000/3500/4500辆。此外,制氢、电解槽及储/运/加产业链设备出货量也将随车辆放量而加速。预计2022年电解槽设备销量或突破1GW,对应市场规模在30-50亿元。如氢能冶金、天然气掺混氢气发电等技术也有望催生新的赛道。
关键词: 氢能板块
推荐内容
- 微纪录片|战!在“疫”线
- 更高水平全民健身 未来怎么升级?
- 万人说新疆 | 来自奇台黄面的“诱惑”
- 万人说新疆 | 冰球追梦少年吾拉哈提
- 专家解读 “3·21”东航飞行事故调查的方式范
- 群殴大象,带来灾荒,非洲“麻雀”泛滥成灾,15亿
- 今年前两个月物流运行平稳开局
- 产业布局更优 区域协同更强(经济新方位)
- 森林草原防火季 | 视频:杜绝森林火灾 保护绿色家园
- 五部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
- 全球最大电池容量纯电池动力船“长江三峡1”交付
- “疫”刻不放松 检测送船头
- 铜陵市海事中心筑牢战“疫”水上长城
- “线上+线下”,泰州港航全力护航春耕物资水上运输
- 百年糊涂品牌营销成功出圈,江小白这回有对手了
- 多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春季农业生产 持续保障农
- 【图解】防疫保供稳物价 各地聚力“惠民生”
- 光影军校丨记录不一样的热血青春
- 全国铁路4月8日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 两部门公告: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 海通策略:A股退市逐步常态化
- 金山办公去年净利10.41亿 股价自去年6月高点下
- 最强企业家德比:曹德旺侧身,“玻璃大王”花落李
- 中国人寿:去年净利润509.21亿元同比增长1%
- 国盾互联八仙金花茯茶.助推振兴乡村打造共同富裕
- 京东居家睡眠节智能床垫成交额同比增长414% 床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01例
- 宜信财富:践行社会责任,推动美好生活
-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
- 21年研发投入超8亿元之后,BOSS直聘22年春季DAU峰
- 平安银行海口分行因信贷融资相关费用问题被通报,
- 看!这是2022年北极海冰的最大值,真的变化很大
- 恕我直言:均价破8算什么?海珠还会继续涨!
- “学神”童哲,没能撑住万门大学
- 黄峥离任372天之后,陈磊手里的拼多多成了烂摊子?
- 一人,两狗,骑三轮流浪4年,被嘲弱智的他凭什么
- 宋雨琦的长相真不比她性格差
- 美市尾盘多头突然加速猛攻金价快速上涨 全日涨
- 凯特一天比一天美啊!穿裹身蕾丝裙出席阅兵礼,可
- 曹德旺输了,福建人没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