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正文

风向标变了!杭州不甘心只做互联网之都

2021-08-20 14:59:50 来源:壹点网

中国的城市格局,永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这些年,一场新能源领域的争夺战正席卷全国各地。从合肥、长沙到重庆、成都……很多制造业大市仿佛一夜之间都打了“兴奋剂”。

在上海,上汽集团、张江高科、阿里巴巴“组团”,投资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在武汉,小鹏亦与汉南区达成合作,设立研发部门,建立武汉产业基地。

在蔚来命悬一线之时,合肥带着70亿紧急驰援,规划建设中国总部及研发基地、第二生产基地。今年1月,合肥又投资零跑汽车,助其一臂之力。

如今,以“互联网之都”形象傲居全国的杭州,也终于摁耐不住出手了:8月18号,零跑官方宣布,完成45亿元新一轮融资,其中杭州国资重磅投资30亿元。

很多人都好奇,这座带有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基因的城市,会在新能源车领域掀起什么样的风浪?

image.png

一提起杭州,人们最先想到的,常常是西湖和阿里巴巴,一个代表文旅,一个代表数字经济,与重庆、佛山这一类“世界工厂”极为不同。

的确,如果剖开杭州市的经济结构,你会发现这种印象十分贴近现实。

早在2007年,杭州的服务业比重就已超过工业。

image.png

2020年,杭州GDP高达16106亿元,第三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升至66.2%。

其中,旅游休闲产业增加值1191亿元,占比GDP超过6%;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290亿元,占比GDP26.6%,可谓独领风骚。

不过,如果我们拉开更长历史看,其实这种独具特色的经济结构,并非一蹴而就。为了兼顾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杭州花了不少功夫才找到了全力押注的赛道。

杭州市社科院的研究显示,从1949年到2003年,杭州的城市定位及发展目标前前后后变了六次,重工业、旅游业、数字经济先后在杭州经济的主舞台上争夺“C位”。

最后,杭州甩开胳膊扎入互联网,重工业暂时收起锋芒。对于当时缺乏煤油等原材料、港口运力不足,但自然环境优美的杭州来说,这是因地制宜的选择。

而这个选择,可谓是杭州找到的第一个“风口”,让杭州走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通道,为杭州带来了人才、资金和基础设施的更新。

2018年,杭州全面铺开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行动计划,预计到2022年,杭州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2万亿元以上,数字经济领域新增核心发明专利申请8000项以上;在电子商务、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内容、信息安全等领域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中心。

而发展至今,数字经济“一哥”的地位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杭州的雄心壮志。

数字经济总量虽然不断增长,但是它的增速已经开始放缓。

image.png

这时,“新旧融合、动能接续”就被提上了日程。如果说过去二十年杭州的飞速发展是因为抢先站上了互联网的风口,那么它未来二十年的发展就需要坚定地抓住新的风口。

带着数字经济打下的基础,以及一系列本土优势,杭州急需找到契合自身条件和愿景的全新发展方向,带动整个经济链条。

这第二个“风口”,就是高端制造业。

image.png

杭州“工业兴市”的愿景一直没有消散。

近几年,为了挤进新型制造业的快车道,杭州做了不少努力。

2019年9月,杭州隆重召开“新制造业计划”动员大会,制定了六个倍增目标:到202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十百千亿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总量、新引进项目投资额实现倍增。

随之而来的,是对制造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从用地、用能,到人才、金融,全方位促进制造业发展。

比如,杭州市决定,严守全市工业用地规模300平方公里底线,每年新出让的工业用地(不含创新型产业用地)占年度出让土地比例不低于30%。每年盘活的低效用地,优先支持工业发展。

杭州市委还专门实行“政府事务代表”制度,抽调优秀干部驻点服务重点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在这些快刀斩乱麻的举措背后,是一只“有形之手”在奋力掘出一片新天地。这些举措的核心指向,是要以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来驱动整体经济。

但是,光筑巢还不够,还需要有引凤的能力。

近些年,我们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看到,地方政府化身“最强风投机构”,深度参与企业的投资和经营。

长三角的张江高科,不单单是建好产业园当房东,还以时间合伙人的身份,成为科技型企业的股东。

大湾区的深创投,孵化出160家上市企业,成为中国本土规模最大,运营管理最成功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

“地方政府公司主义”进入了一新的阶段:不再是简单地提供低成本土地和税收优惠,而是通过共担风险的方式,从大方向上引导了地方上的产业升级。

在合肥,这种政企结合的发展方式得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先是京东方,后是力晶科技、长鑫存储,合肥崛起了一个又一个新兴产业。

这座胆识过人的城市,现在瞄准了更新的风口——新能源汽车。去年2月、今年1月,合肥先后注资蔚来、零跑汽车。

如今,杭州也率先“抢注”,30亿注资零跑汽车,向着新能源汽车之都发起冲击。如此大额的资金投入,我们有理由预见,这对“强强联合”定能搅动整个新能源汽车格局。

毕竟,互联网时代的深厚基础,恰好为杭州埋下了历史性的跳板。

image.png

中国城市纷纷押注新能源车,因为它承载了当代制造业的太多期许。

首先大家要知道,汽车产业本身就是中国民用制造业的中流砥柱。

image.png

根据智谷趋势的研究, 汽车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产业是很多一二线城市最大的制造业支柱,因此,中国头部城市之间的差距,大体上就是这两个产业的厚度所决定的。它们深刻影响了城市经济的高度。

《经济学人》刊文指出,2万亿美元的全球汽车市场,规模是全球手机市场的四倍多。因此,汽车对地缘政治、对国家的意义可想而知。

近几年,虽然电动汽车的热潮席卷全球,但即使是电动车销量遥遥领先的中国,这个市场的潜力也远未被完全发掘。

image.png

与此同时,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也才刚刚开始,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在1910年代,美国总共诞生了大约250种汽车品牌;可到了20世纪末,真正重要的美国汽车制造商只剩三家: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曾预计,全球电动汽车品牌将膨胀到300家,但最终会稳定在10家左右。

然而,面对如此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杭州展现出了独特且充足的底气。

它不是走传统制造业的老路,而是向高端、智能、绿色化转型。对于符合这种期望的行业,杭州也愿意为其创造更多的优惠条件。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认为:与停滞不前的发达国家市场相比,中国有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高密度的城市以及大量热衷于技术、消费力极强的年轻人。在杭州这座极具互联网精神的城市,人们对新技术的接纳程度更高。

2018年初,随着广州、上海、北京相继开始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杭州也紧跟着宣布加入这场竞赛。到2019年,杭州已经开放了五条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包括华为、英伟达、零跑在内的一批企业还正式获得了“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杭州这种紧跟世界潮流的城市气质,与科技企业的创新文化不谋而合。

更具决定性意义的是,在中国城市的新能源竞争中,杭州押注了一家行业Top4,有望进入Top3第一梯队的公司——零跑。

诞生于2015年的零跑汽车,总部位于杭州滨江高新开发区。靠着过硬的核心技术、丰富完善的业务线,短短几年时间内,零跑就已上线多款车型,拿到数轮融资。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场中,零跑展现出了亮眼的活力,它一刻没有放缓赶超的步伐。

在刚刚过去的7月,零跑更是创造了自己的单月最佳表现,一鸣惊人。

数据显示,零跑7月订单达到6540台,环比增长59%;7月交付新车4404辆,同比增长666%,环比增长12%。截至7月底,零跑汽车2021年累计订单达28055台。

image.png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零跑与杭州这座城市的深度结合。

image.png

2015年,在大华股份与其他创始人的共同投资下,零跑在杭州滨江区正式成立;大华的副董事长、CTO朱江明任零跑CEO。

选择造车的赛道,是因为大华的传统强项——存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芯片技术、物联网——都是智能车必不可少的技术元素。

对技术的执著刻在这家企业的基因里。朱江明表示,零跑在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穷了研发:“我们始终认为智能驾驶技术是这个行业的命脉。”

扎根杭州,正是零跑深思熟虑的结果。

这些年,杭州在全国吸收的科技人才,以及在数字经济时代得到更新的基础设施,能让新能源产业找到适宜生长的土壤。

而电动车、智能车的核心部门是“软件”,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为杭州留下的技术积累,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而且,杭州滨江区聚集了吉利、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科技公司,这些行业大牌的存在,本身就说明杭州有一个鼓励创造、激励创新的经营环境。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零跑。

我们可以看到,在各领域巨头的支持下,零跑在技术领域全面发力。经过多年的研发过程,零跑目前拥有智能网联、智能驾驶和动力系统的优势。朱江明指出,“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三电系统就像油车的三大件,车企必须自己掌握。”

零跑自研的“凌芯01”芯片,是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I智能驾驶芯片,对车企的自主化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image.png

还有“盘古”油冷电驱,是业界首款可变架构电驱动力总成,相较同类产品,其设计更轻、更小,更易整车匹配,综合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7月15日,零跑在金华AI工厂召开了“开启零跑2.0时代”战略发布会,并迎接首台自产T03舒享版整车下线。

零跑科技总裁吴保军在仪式现场指出,金华AI工厂首台整车下线,是企业历史中的里程碑事件,它标志着零跑正式进入“自产时代”,形成了智能智造自主全链条闭环。

而进入“2.0时代”的零跑,更是雄心勃勃。朱江明在发布会上提出,零跑汽车2022年要进军海外市场;到2025年,零跑要推出8款车型,并实现年销售80万辆。

在区域创新集群和自主研发的共同作用下,零跑正在形成自己强而有力的护城河,在新能源车领域助推“中国智造”。

这家造车新势力的前方,是一条宽阔的大道。

image.png

中国的城市格局,远未定型。

伴随着一波又一波的新浪潮,抓住机会的城市总能抢占到优势地位,锁定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潜力。

上世纪80年代,德国大众落户上海,培育起了长三角地区一大批本地零部件厂商。一家制造业企业的成功,往往能带动整个供应链条的发展。

同样的“链式反应”,似乎也能在新能源时代得到回响。

《经济学人》预测,“中国将承载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动汽车供应链,最终能为世界其他地区提供零部件——就像智能手机的故事一样。”

而杭州加持零跑,就是在为这座城市制造业的链式反应埋下一颗种子。

上海与大众的合作,杭州与零跑的结合,讲述的都是企业与城市共同成长的故事。

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杭州正带着制造业振兴的愿景,调整方向,再度起航。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