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鄱阳湖上熠熠生辉的“铆钉”——记江西省水上救助服务中心 “赣救06”号船长刘宣旺

2021-11-05 22:33:40 来源:中国水运网

秋风习习,碧波万里。站在江西省水上救助服务中心庐山基地的大楼上,看着一艘艘货船在鄱阳湖江面安全有序地来往行驶,刘宣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今年45岁的刘宣旺,是江西省水上救助服务中心庐山基地“赣救06”号的船长,也是基地的负责人。该基地扼守鄱阳湖流入长江的必经之地,负责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水上搜救工作。鄱阳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季节性湖泊,洪水期湖区面积最大可达4千多平方公里,水道交叉、水情复杂,年平均有近3万艘船舶进出湖区,保障船舶安全和人命救助的责任重大。

从熟记鄱阳湖水情水文信息到承担鄱阳湖上各种急难险重的搜救任务,十年来,刘宣旺如一颗牢牢扎在鄱阳湖的“铆钉”,在这片广袤的水域上钉得住、立得牢、扎得深,始终用忠诚和责任守护着鄱阳湖的安全。对于这份职业,他坚定说:“水上人命救助工作,既是我的专长也是我衷心热爱的工作,守护鄱阳湖的安全是我不变的初心。”

力做“先行者”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他是一颗“钉得住”的铆钉,在鄱阳湖一钉就是十年,只为守护一方水域平安。

说起与水的结缘,还要追溯到1995年。那一年,19岁的刘宣旺被分配到东海舰队长途岛驻守。那里四面环海,交通十分不便,要回一趟江西新建老家得辗转三趟车,花上一整天时间;那里海风大、水汽中盐分多,每天身上都黏糊糊令人难受,一天下来船表面就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海盐;那里湿气重,长期驻守的刘宣旺不知不觉患上了风湿病,一到变天时节关节就疼痛难忍……虽然条件十分恶劣,刘宣旺却从未打退堂鼓。

驻守海岛,一般士兵驻守满编制两期共8年,就可申请离岛,可刘宣旺硬是在海岛上坚守了编制4期,满打满算驻守了十四年。因在国家一类艰苦海岛连续工作七年并累计超过十年,刘宣旺也因此荣获“老海岛”称号。在当兵期间,他累计荣立三等功三次,获基地优秀士官人才奖两次,优秀士兵数次,优秀党员两次。

在一个岗位上“钉得住”,是刘宣旺始终坚持的原则,驻守海岛如此,守护鄱阳湖亦如此。

2012年,作为一名从军16年的海军老兵,刘宣旺脱下军装,成为江西省水上搜救中心鄱阳湖分中心(江西省水上救助服务中心前身)的一员。从海洋走向内河,从驾驶登陆艇到搜救船,如何尽快适应新岗位、扮演好新角色?用刘宣旺的话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岗位不同,但使命未变!”

为了尽快了解和掌握水上救助的各项技能,刘宣旺主动要求参加各级组织举行的内河船舶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拿到了各种搜救工作所需的证书,包括船员服务簿、特种设备操作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证、二等船长证、高速艇操作证等,为提高船舶驾驶和水上救助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只要在内河船舶上工作时间比我长的同事,不管年龄大小,都是我的师傅,我都会主动向他们学习。”刘宣旺秉持着这样的态度,一有时间就向老同志虚心请教水上救助业务知识,在实践中总是缠着老同志“问三问四”,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

同时,他还利用空暇时间查阅了大量赣江、信江和鄱阳湖等水域的航道情况、港口水文和地理条件等基础资料,久而久之,他被誉为江西主要水域的“水情通”。这样的知识储备,也在他日后的水上救助工作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从事江西水上搜救工作以来的十年间,刘宣旺驾驶船舶参与了30余次水上救助及打捞行动,具备了较高水平的内河船舶驾驶及救助打捞船起重机等方面的实操能力,熟练掌握了该单位现有各种水上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技能,成为了单位公认的水上救助业务行家里手。

勇做“急先锋”水上搜救义不容辞

——他是一颗“立得牢”的铆钉,总是带头啃最硬的骨头、打最硬的仗,面临急难险重任务时冲得上、救得回,是大家公认的“急先锋”。

回忆过往十余年间顺利完成的水上搜救任务,刘宣旺表示,最心惊的还属于去年搜救“鄂黄冈货2150”货船落水人员的经历。

“‘鄂黄冈货2150’轮于鄱阳湖小叽山附近水域翻沉,有船员失联,情况紧急,请速往救援!”2020年10月4日20时30分左右,一声急切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江西省港航管理局值班室的寂静。

原来,装载着黄砂的“鄂黄冈货2150”由上饶市余干县驶往九江市蛤蟆石,航行至鄱阳湖小叽山附近水域时,由于风浪过大,货船翻沉,船上共两人,一人经自救上岸脱离险境,另外一人被困在永修横洲水域滩涂上,于20时06分通过微信与自救上岸人员取得联系并发送定位等待救助,而求救人员手机电量不足将关机,一场水上救援刻不容缓。

当晚的鄱阳湖庐山水域普遍有7~8级偏北大风,大风裹挟着大雨砸在湖面上,才10月初的天气却有着12月份的寒冷,被困江心滩涂的求救人员若得不到及时救助,生命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

时间就是生命,救援分秒必争!时值国庆假期,实行24小时值班的庐山救援基地随时做好了救援准备。接到紧急救援指令后,“赣救06”号救援船船长刘宣旺一马当先登上救援船,在风雨中鸣笛起航,一场雨夜生命大营救行动立马展开。

从庐山基地赶赴小叽山水域,必须穿过素有“东方百慕大”“鄱阳湖魔鬼三角州”之称的老爷庙水域。这里地形特殊,存在“狭管效应”,常年狂风大浪,航行条件极其恶劣,上百年来,百余艘船只沉没于此,最多一天就有13艘船舶在此处发生意外。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尽管湖面上的涌浪一浪高过一浪,拍打到了驾驶室的玻璃上,把雨刮器直接打坏了,但想到船员兄弟的生命正受到严重威胁,刘宣旺心急如焚,毫不畏惧与风雨相争,与狂浪相搏。

当救援船行至老爷庙水域风口处时,湖面上已刮起9~10级偏北阵风,救援船在巨浪中如一叶扁舟摇摆剧烈。夜黑浪高,暴雨如注,救援船再也无法继续航行,九江海事部门要求救援船返航待命。

“真不甘心!”刘宣旺回忆说,接到指令时,还没救到人,内心确有不甘,但他明白,如果救援船继续航行进入老爷庙水域,到时候想掉头都困难,时刻存在倾覆的危险,作为负责前方搜救行动的主要负责人,他还必须带着救援队员们安全返航。“我们先回基地等待,只要航行条件稍有改善,我们就再次出航。救人,决不放弃!”刘宣旺咬着牙坚定地说。

回到救援基地后,刘宣旺不曾休息片刻,而是时刻关注着气象状况。10月5日2时30分左右,搜救人员接到海事部门通知,一艘万吨级大型集装箱货轮即将抵达“赣救06号”泊靠点。救援经验丰富的刘宣旺意识到,借助集装箱货船船体大、抗风浪性能好的优势,“赣救06”号或许可在大船的遮挡下出航救援。

方案经上级同意后,刘宣旺驾驶着救援船再次出航了。借助大船的遮挡,救援船这次终于顺利闯过了风高浪急的老爷庙水域。随后,刘宣旺开足马力,一路往船员遇险区域疾驰。

打开生命之门,除了需要争分夺秒、众志成城,更需要精准指挥、科学施救这把钥匙。然而,被困船员所提供的定位水域尽是浅水滩涂,在芦苇荡里找人并非易事。

面对恶劣的水上救援环境,刘宣旺在脑海中飞速搜索曾经熟记的鄱阳湖水域地形地貌图,及时调整船舶航向,进一步缩小搜寻范围。同时因地制宜,采取探照灯搜索、高频喇叭呼叫、救援人员并排手拉手组成人墙站立船头瞭望的立体搜救方案,沿孤洲岸线快速有序地推进搜救行动.....

经过半小时的地毯式搜寻,振奋人心的场面出现了——在距离所给定位200米的一处芦苇丛里,探照灯发现了微弱的亮光。刘宣旺立即锁定失联人员位置,往滩涂水域驶去。

越接近滩涂水越浅,也就越考验驾驶人员的驾船技术。刘宣旺在浅水区灵活驾驶搜救船舶,其他救援人员分工协作,一组用救生绳扣住救生圈,将救生圈准确抛给被困船员,一组扶紧船舷的搜救梯。“1,2,3,拉……”随着大家齐心协力地救援,被困近8小时的船员终于被成功救上了“赣救06号”。

“我们找到他的时候,他的衣服已经不知所踪,只用一个漏了气的皮筏子盖在身上取暖,嘴唇发紫,浑身冻得直哆嗦,体力也明显不支,幸好我们去得及时。”尽管救援船已搁浅在滩涂上无法航行,尽管一夜未眠筋疲力尽,刘宣旺却会心地笑了。他说:“救到了人,我们就心满意足,跑这两趟,值!”

近年来,刘宣旺带领基地人员先后参加了“8·28紧急救助货船中毒船员”“3·17紧急排除多艘船舶走锚险情”“9·23紧急营救失控货船险情”“12·19八一大桥水域船舶失火险情”和协助鄱阳湖水域开展联合执法等30余次重大任务,用精湛的搜救水平和踏实认真的实干态度铸就了赣鄱搜救魂。

善做“稳定器”带头打造尖兵队伍

——他是一颗“扎得深”的铆钉,在队伍建设中积极发挥“领头羊”作用,带出一支能打胜仗的水上尖兵队伍。

一次次急难险重的救援任务得以完成,不在于一个人的力量,而是一支队伍团结协作的结果。怎么带好一支队伍,让人人都成为水上救援尖兵?刘宣旺这位“水上老兵”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创新管理制度、严格训练方式,是大家眼中合格的“老班长”。

2018年,刘宣旺赴庐山搜救基地任“赣救06”号船长,并主抓基地人员的训练、管理和安全。他一到任便深入了解基地人员、装备等情况,结合基地实际,提出了基地人员配置优化方案、日常训练工作方案等,强化搜救船艇管理、基地人员值班和训练管理。

他以日常训练为抓手,组织了水面搜寻引导、无线电通讯、水下搜寻定位、落水人员施救、工作手语等多个科目的技能训练,每年组织参加10余次水上搜救演练,每年举办水上搜救技能“大比武”,形成了人人学技术、个个争一流的氛围。

“鄱阳湖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在逐年降低,我们出警的频次也在逐渐减少,说明多年努力的维护还是发挥了作用。”刘宣旺欣慰地说。尽管水上安全形势越来越好,但基地队伍训练的时间却越来越长,强度也丝毫未减。对此,刘宣旺坚定地表示:“水上不比路上,救援就要争分夺秒,我们必须使队伍足够强大,才能在别人发生危险时冲得上,救得回!”

刘宣旺的一席话得到了基地新老队员的一致认同。在大家眼中,在这支冲得上的队伍中,刘宣旺总是那个带头冲在最前面的人,也总是能让大家安心的人。

“有一次去余干县开展水下打捞工作,需要24小时不间断值守,大家选择轮流值班时间时,刘船长就主动选择了凌晨1点到4点的时间,那是人最困倦的一段时间,但他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先保障队友们的休息时间,这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工作态度令我钦佩。”赣救06”号轮机员曹明昌说,“这件事情虽小,但能看出刘宣旺这个人,实在!”

“不管是开展水上搜救这样的重要任务还是打扫基地卫生这样的小事情,刘船长从来不摆领导架子,不是指挥大家干,而是带大家一起干,和大家打成一片,这样的基地负责人,我们服!”基地三等船长桂东元这样说道。

通过加强管理,强化训练,庐山搜救基地人员的水上救助技能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船舶在航率和装备完好率始终较高,应对水上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基地人员齐心协力,整体面貌也焕然一新。

位于鄱阳湖上的江西省水上救助服务中心庐山基地

在工作中,刘宣旺不怕苦、不怕累,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在单位也获得了众多荣誉——先后3次荣获江西省交通运输厅优秀共产党员,1次荣获江西省港航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2次荣获江西省港航管理局先进工作次,1次荣获江西省港航管理局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闪光成绩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这背后,还有一个个舍小家顾大家、用奉献和坚守诠释共产党员使命的故事。

2019年春节,远在老家江西新建的老父亲因肺气肿引起呼吸困难,随时存在生命危险,急需送医救治。老母亲哭着给刘宣旺打电话,正在庐山搜救基地值班的他却不能及时赶到,只能委托堂兄赶快送老父亲就医。那一晚,这个平时坚强勇敢的汉子揪着心一夜未眠。

2020年6月,因新冠疫情防控需要,刘宣旺已在工作岗位上坚守了数月而无暇照顾正全力冲刺中考的儿子。儿子因疫情无法正常入校上课,最终中考发挥不太理想,妻子为此没少埋怨他。对此,刘宣旺默默无言,只是每次回家时就尽量多做家务活,来弥补心中的愧疚。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十年,刘宣旺用舍小家、为大家的忘我情怀坚守在一线,用敢于攻坚的铮铮铁骨战风斗浪,用苦干实干的精神在鄱阳湖搜救一线传承搜救魂,他的行动正在激励并温暖着更多的一线江西搜救人,去传承 “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一信仰,为赣鄱大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词: 鄱阳 江西省 铆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