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鄱阳湖上熠熠生辉的“铆钉” ​——记江西省水上救助服务中心“赣救06”号船长刘宣旺

2021-11-08 10:30:51 来源:中国水运报

秋风习习,碧波万里。看着一艘艘货船在鄱阳湖江面安全有序地行驶,江西省水上救助服务中心庐山基地“赣救06”号船长刘宣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庐山基地扼守鄱阳湖流入长江的必经之地,负责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水上搜救工作。洪水期鄱阳湖面积最大可达4千多平方公里,水道交叉、水情复杂,年平均有近3万艘船舶进出湖区,保障船舶安全和人命救助的责任重大。

十年来,刘宣旺如一颗牢牢扎在鄱阳湖的“铆钉”,始终用忠诚和责任守护着鄱阳湖的安全,他说:“水上人命救助工作,既是我的专长也是我衷心热爱的工作,守护鄱阳湖的安全是我不变的初心。”

力做“先行者”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他是一颗“钉得住”的铆钉,在鄱阳湖一钉就是十年,只为守护一方水域平安。

说起与水的结缘,还要追溯到1995年。那一年,19岁的刘宣旺被分配到东海舰队长途岛驻守。那里四面环海,交通不便,海风大,湿气重,属国家一类艰苦海岛。一般士兵驻守满八年就可申请离岛,可刘宣旺满打满算硬是驻守了十四年。因在这里连续工作七年并累计超过十年,刘宣旺荣获了“老海岛”称号。在当兵期间,他累计荣立三等功三次,获基地优秀士官人才奖两次,优秀士兵数次,优秀党员两次。

在一个岗位上“钉得住”,是刘宣旺始终坚持的原则,驻守海岛如此,守护鄱阳湖亦如此。

2012年,作为一名从军十六年的海军老兵,刘宣旺脱下军装,成为江西省水上搜救中心鄱阳湖分中心(江西省水上救助服务中心前身)的一员。

从海洋走向内河,从驾驶登陆艇到搜救船,如何尽快适应新岗位、扮演好新角色?用刘宣旺的话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岗位不同,但使命未变!”

为了尽快了解和掌握水上救助的各项技能,刘宣旺主动要求参加各级组织举行的内河船舶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积极去考各种特种设备操作证书,为提高船舶驾驶和水上救助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有时间,他就向老同志虚心请教水上救助业务知识,还利用空暇时间查阅了大量赣江、信江、鄱阳湖等水域的航道、港口水文和地理条件等基础资料,被同事誉为江西主要水域的“水情通”。

从事江西水上搜救工作以来的十年间,刘宣旺驾驶船舶参与了30余次水上救助及打捞行动,具备了较高水平的内河船舶驾驶及救助打捞船起重机等方面的实操能力,熟练掌握了该单位现有各种水上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技能,成为单位公认的水上救助业务行家里手。

勇做“急先锋”

水上搜救义不容辞

——他是一颗“立得牢”的铆钉,总是带头啃最硬的骨头、打最硬的仗,面临急难险重任务时冲得上、救得回,是大家公认的“急先锋”。

2020年10月4日20时30分左右,江西省港航管理局值班室接到报警,货船“鄂黄冈货2150”航行至鄱阳湖小叽山水域时,因风浪过大翻沉,两人落水,一人已自救上岸,另外一人被困在永修横洲水域滩涂上,急需救援。

当晚的鄱阳湖庐山水域普遍有7—8级偏北大风,大雨瓢泼,才10月初的天气却有着12月的寒冷。受困船员若不能及时得到救助,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想到此,接到救援指令的刘宣旺心急如焚,毫不畏惧与风雨相争,与狂浪相搏,一路奋力往船员受困水域赶去。

从庐山基地赶赴小叽山水域,必须穿过素有“东方百慕大”“鄱阳湖魔鬼三角洲”之称的老爷庙水域,这里常年狂风大浪,航行条件极其恶劣。当救援船行至老爷庙水域风口处时,湖面上已刮起9—10级偏北阵风,救援船在巨浪中如一叶扁舟,摇摆剧烈,无法继续航行,九江海事部门要求救援船返航待命。

“真不甘心!”虽心有不甘,但刘宣旺明白,如果救援船继续航行进入老爷庙水域,到时候想掉头都困难,时刻存在倾覆危险,作为前方搜救行动的主要负责人,他必须带着救援队员们安全返航。“我们先回基地等待,只要航行条件稍有改善,我们就再次出航。救人,决不放弃!”刘宣旺咬着牙坚定地说。

回到救援基地后,刘宣旺不曾休息片刻,时刻关注着气象状况。10月5日2时30分左右,搜救人员接到海事部门通知,一艘万吨级大型集装箱货轮即将抵达“赣救06”号泊靠点。救援经验丰富的刘宣旺意识到,借助集装箱货船船体大、抗风浪性能好的优势,救援船或可在其遮挡下出航救援。

方案经上级同意后,刘宣旺驾驶着救援船再次在风雨中起航。精湛的驾船技术结合货轮的掩护,这次终于顺利闯过了危险的老爷庙水域。

然而,被困船员所提供的定位水域较为宽泛,且尽是浅水滩涂,芦苇丛生,找人并非易事。刘宣旺在脑海中飞速搜索曾经熟记的鄱阳湖水域地形地貌图,及时调整船舶航向,进一步缩小搜寻范围。同时采取探照灯搜索、高频喇叭呼叫、救援人员并排手拉手组成人墙站立船头瞭望的立体搜救方案,沿孤洲岸线快速有序地推进搜救行动……

经过半小时的地毯式搜寻,振奋人心的场面出现了——在距离所给定位200米远的一处芦苇丛里,探照灯发现了微弱的亮光,被困船员终于找到了!

“我们找到他的时候,他的衣服已经不知所踪,只用漏了气的皮筏子盖在身上取暖,嘴唇发紫,浑身冻得直哆嗦,体力也明显不支,幸好我们去得及时。”尽管救援船已搁浅在滩涂上无法航行,尽管一夜未眠筋疲力尽,刘宣旺却笑了。他说:“救到了人,我们就心满意足,跑这两趟,值!”

近年来,刘宣旺带领基地人员先后参加了“8·28紧急救助货船中毒船员”“3·17紧急排除多艘船舶走锚险情”“9·23紧急营救失控货船险情”“12·19八一大桥水域船舶失火险情”和协助鄱阳湖水域开展联合执法等30余次重大任务,用精湛的搜救技艺和负责的实干态度铸就了赣鄱搜救魂。

善做“稳定器”

带头打造尖兵队伍

——他是一颗“扎得深”的铆钉,在队伍建设中积极发挥“领头羊”作用,带出一支能打胜仗的水上尖兵队伍。

2018年,刘宣旺赴庐山搜救基地任“赣救06”号船长,他一到任便深入了解基地人员、装备等情况,结合基地实际,提出了基地人员配置优化方案、日常训练工作方案等,强化搜救船艇管理、基地人员值班和训练管理。

他以日常训练为抓手,组织了水面搜寻引导、无线电通讯、水下搜寻定位、落水人员施救、工作手语等多个科目的技能训练,每年组织参加10余次水上搜救演练,举办水上搜救技能“大比武”,形成了人人学技术、个个争一流的氛围。

加强管理,强化训练……在刘宣旺的带领下,庐山搜救基地人员的水上救助技能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船舶在航率和装备完好率始终较高,应对水上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整体面貌也焕然一新。

锻造一支水上尖兵队伍,少不了团队成员的团结协作,更少不了“领头羊”的带动。在大家眼中,刘宣旺总是那个带头冲在最前面的人,是大家眼中合格的“老班长”。

“有一次去余干县开展水下打捞工作,需要24小时不间断值守,刘船长就主动选择了凌晨1时到4时的值守时间,那是最困倦的一段时间,但他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先保障队友们的休息时间,这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工作态度令我钦佩。”“赣救06”号轮机员曹明昌说,“这件事情虽小,但能看出刘宣旺这个人,实在!”

在工作中,刘宣旺不怕苦、不怕累,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单位也获得了众多荣誉——先后3次荣获江西省交通运输厅优秀共产党员,1次荣获江西省港航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2次荣获江西省港航管理局先进工作次,1次荣获江西省港航管理局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闪光成绩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这背后,还有一个个舍小家顾大家、用奉献和坚守诠释共产党员使命的故事——2019年春节,刘宣旺父亲因肺气肿引起呼吸困难急需送医救治,正在基地值班的他却不能及时赶到,只能委托堂兄帮忙,那一晚,这个坚强勇敢的汉子揪着心一夜未眠;2020年6月,正是儿子冲刺中考的关键时刻,刘宣旺却因防疫需要,数月未曾回家予以陪伴,后来儿子中考失利,妻子没少埋怨他,刘宣旺只能每次回家时尽量多做家务活,以弥补心中的愧疚。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十年,刘宣旺用舍小家、为大家的忘我情怀守在一线,用敢于攻坚的铮铮铁骨战风斗浪,用苦干实干的精神在鄱阳湖搜救一线传承搜救魂,他的行动激励并温暖着更多的江西一线搜救人,去传承“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信仰,为赣鄱大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词: 鄱阳 江西省 铆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