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扎根三沙的海事人

2021-11-21 10:29:53 来源:中国水运报

有人在他身上看到的是实干为民,说他凝练着三沙精气神的劲头;有人在他身上看到的是果敢忘我,说他传承着大海儿女的品格;有人在他身上看到的是创业奉献,说他涵养着海事人的气度。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最美青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海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海南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全国海事系统“庆文”式标兵……三沙海事局的荣誉室里,摆满了他的奖状。

他是谁?他是海事基层职工的优秀代表,是广袤南海交通安全的守护者,他就是三沙海事局蔡华文。

无私奉献守初心

2012年,随着三沙设市,蔡华文主动放弃海南海事局机关的工作岗位,投身到条件最艰苦的三沙。9年多来,他乘船往返三沙100余次,航行2万多公里,相当于从南极到北极的距离。

三沙海事局成立初期,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一片空白,地方政府对海事工作不了解,不信任,辖区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各种风险隐患矛盾突出,新兴业态发展需求旺盛。蔡华文带领同事,迎难而上,深入岛礁一线,积极研究和破解工作难题,跑码头、进船舱,与航运企业、船员、施工单位人员交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遇到难题困惑,一遍遍翻阅资料,努力寻找破解问题的思路举措。

三沙设市初期,永兴岛及各岛礁基础设施不完善,条件艰苦,蔡华文和同事两人就挤在一个十来平的房间里办公、生活加住宿,洗漱用的水也是淡绿色冒着一股腥臭味的淡化水或是收集来的雨水,驻守时间一待就是将近两个月,远离内陆,忍受着无尽的孤独。

还记得2014年的春节,蔡华文一个人驻守永兴岛,当春节联欢晚会播到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时,他满脑子都是双鬓开始斑白的父母,以及上岛前父母送别时感伤的场景。那一刻,他内心充满了思念,充满了歉意,所有喜怒哀乐,只能一人面对,但他从来没后悔过。

履职尽责保安全

“三沙1号”“三沙2号”“琼沙3号”船舶担负着运送军、警、民上下岛及物资补给的重要职能。每次船舶来到永兴岛,三沙人就像过年一样,全岛同庆,卸货装货齐忙碌。

然而,此时正是海事工作最繁忙的时候,蔡华文和同事要进行现场安全监管,登船检查船舶适航行、船员适任情况,车辆、货物绑扎系固情况,还要提醒船员维持好人员上下船和装卸货秩序,保障安全。而当人尽船去,落日余晖下,只留下海事人孤独的背影。

三沙市成立后,南海岛礁和三沙基础设施建设换挡提速、如火如荼,材料运输和工程作业船舶呈几何倍数增长,保障往来船舶运营安全,保障重点国防工程建设是海事人的重要职责使命。当时的三沙海事局仅十余人,蔡华文就是其中的中坚力量。

2013年9月29日,超强台风“蝴蝶”正面登陆三沙,在防抗台风期间,蔡华文连续9个日夜坚守在岗位上,协调指挥船舶防台和遇险人员救助。多年来,蔡华文一直默默坚守三沙一线,为保障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三沙“维权、维稳、保护、开发”,保障国家南海战略顺利实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三沙,船舶超航区问题曾是个历史大难题,由于早期历史原因,三沙海域船舶航区一直被划分为远海航区,执行与国际航行船舶同样的技术标准要求,符合在三沙海域航行条件的船舶通常为大吨位船舶,吃水较深。而三沙各岛礁港口、航道、码头水深普遍较浅,无法通行或靠泊。

由于岛礁吃水条件受限但建设需求旺盛,加上企业租用非远海船舶可节省成本等原因,船舶超航区航行运输屡禁不止,为彻底破解这一监管难题,蔡华文带领三沙海事局年青业务骨干,攻坚克难,积极开展三沙海域船舶航区问题及海事监管研究,形成专项课题研究报告,推动海南岛至西沙航区于2020年8月1日由“远海”正式调整为了“近海”,破解制约三沙航运发展和海事安全监管的历史难题,为辖区航运安全有序发展,服务三沙政权和基础建设,巩固海洋国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开拓创新担使命

三沙海事局从2010年3月正式挂牌运行至今,才短短11年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空白到不可或缺,三沙海事前进的每一步都看似简单却又实属不易。

西沙邮轮旅游航线2013年正式开通,将普通民众到三沙旅游、感受祖国南海美丽岛屿风光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旅游航线开通前,蔡华文和他的同事积极对接运营企业,靠前指导,提供海事安全管理专业建议,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陪同调研试航,助推西沙旅游航线成功开通运营,并持续为航线运营企业提供海事专业服务,助力西沙海上旅游安全快速发展。

2012年蔡华文刚到三沙时,三沙海上搜救分中心尚未成立,海上搜救体系不完善,蔡华文主动请缨,带头到其他搜救中心调研取经,代三沙市委市政府起草制度文件,推动三沙海上搜救分中心于2013年7月正式成立,搜救分中心办公室就设在三沙海事局。他还组织起草了《三沙市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三沙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值班制度》《三沙市海上搜救奖励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军警民相互协作,社会积极参与,反应高效快速”的良好地区搜救格局。

2020年12月21日,一艘塞拉利昂籍货轮“DONG YANG”轮在南沙群岛万安滩附件海域发生严重倾斜,10名船员弃船逃生,蔡华文积极组织救援,协调多方力量开展搜寻救助,历时一天一夜将10名船员救起。两天后,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向中外媒体作了介绍,指出此次救助成功是对中国维护南海国际船舶航行安全的一次能力检验,充分彰显了中国在南海海上人命救助的责任和担当。

在三沙,蔡华文和他的同事实现了许许多多零的突破,中资“方便旗”船回国登记政策在三沙落地,西沙“远海”航区成功调整为“近海”,第一起海事船舶登记业务、第一次远海巡航、第一次船员考试、第一本船员证书发放……太多太多的第一次,都是以蔡华文为代表的三沙海事人艰苦耕耘取得的成绩,在国家经略南海史、三沙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 海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