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逐梦长江北斗 用精准定位托举智慧航运梦

2021-12-10 12:03:11 来源:中国水运网

12月9日,在长江三峡河段上行待闸锚地,“民众”号船长李伟正在船载北斗终端上查看航道管理部门发布的AIS虚拟航标。“没想到高科技的东西也能用得这么顺手,真太方便了!”李伟一脸兴奋的告诉记者。

今年6月,长江北斗终端在长江干线及支流的社会船舶部署安装数量突破1万台大关,这标志着我国独立自主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在长江流域走向了服务船舶、造福航运的时代舞台。目睹这一刻,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长江航运网络监控指挥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廖威欣慰地笑了。

7年来,廖威在陌生领域全新探索,在高端技术空白地带白手起家,用长江航运人信念之火点燃了北斗之光,一往无前的踏上北斗导航系统长江应用的科研攻关征程。

廖威在向船方讲授长江北斗应用知识。 蔡晨 摄

“毫无先例可循,咱们就自己干”

2014年,交通运输部党组、长江航务管理局党委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发展覆盖长江干线航道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要求在半年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课题研究。

面对千头万绪,长江海事局信息中心工程师廖威义无反顾的投身到北斗长江应用的事业中。当时的他,已经在单位基础建设方面深耕多年,选择在长江开始北斗的研究,就意味着选择风险和挑战。“国外导航系统能实现的,我们自己的系统也一定能实现,毫无先例可循,咱们就自己干。”

廖威在一无经验、二无资料的情况下,带着团队开始了长江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科研攻关的艰难征程。在项目初期,技术上面临着诸多难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为船舶提供服务。

相关专家、设计单位都建议采用传统的模拟信号通过公网进行定位服务,这种方式需要较高的成本,而且效果也不够理想。

廖威大胆建议,既然AIS系统可以用来发送GPS地基增强信号,那么AIS系统也能发送北斗地基增强信号。设想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其他设计人员的反对。但廖威坚信AIS系统信道既然能传输GPS差分信号,就一定能传输北斗差分信号,“长江上既有已建好的AIS岸台,船舶也均安装有AIS船台,港航企业使用既不会增加成本,也能享受北斗导航系统带领的实实在在的技术红利。”他与相关单位一起,经历了高达百余次的测试与实验,终于在2016年第一次实现了利用AIS岸基设备发送北斗差分信号成功,这为北斗导航系统在长江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要想不被‘卡脖子’,就必须自主创新”

走别人的路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还有被“卡脖子”的风险,尤其关键核心技术更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长江航运要从根本上摆脱对国外定位系统的依赖,就必须坚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在廖威的主持下,北斗导航系统在长江流域的关键应用接连取得实质性突破。

2018年11月,长江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正式开建。长江干线航道分布祖国云南、重庆等9省市,要在长江航运实现北斗系统信号高质量全覆盖,地形限制和信号盲区都是“拦路虎”,难度可想而知。回顾钻山林爬陡壁的日子,廖威印象最深刻的是“百日攻坚”的点滴。

廖威清楚地记得,在2019年气温最高的100天里,自己的足迹遍布长江干线上游、下游的犄角旮旯。“图纸上的组织设计架构到底怎么样,我得实地看一看心里才踏实。”作为项目负责人,廖威坚决贯彻“国产、安全、自主、可控”的长江北斗建设八字方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打造具有长江特色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及应用。

“今天的北斗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已经达到100%,我希望用我们这代人的‘精耕细作’,为智慧长江带来更精准的定位、更精确的数据,更充足的安全感。”从前期准备到团队进场,直至上路精调和数据发送,廖威始终全天候守在现场,时刻盯紧仪器显示的各项数值,与团队各专业技术人员对比、分析、检算数据的可靠性。在某地基准站点做试验时,廖威一连36个小时没合眼,胳膊被蚊子咬的像小腿那么粗,完工后仍下一句言简意赅的“搞定”,就又拎着包奔赴下一个“战场”。

一年时间里,廖威和他的团队先后解决了长江北斗组网、软件算法、AIS播发及系统应用等多项关键技术,在西起云南水富、东至长江口长约2800公里,宽约30公里,面积达8万余平方公里区域内,106个北斗基准站点建设完成,设备安装和网络调试均达到组网标准。这也是我国内河水域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组网结构最复杂、服务性能要求最高的北斗服务系统,现已具备为涉水用户提供最高实时厘米级,后处理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为北斗系统应用在长江航运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用‘北斗+’开启智慧航运的发展空间”

“随着‘北斗+’‘+北斗’产业体系的不断丰富完善,5G、数据中心等长江航运新基建也将不断提速,从而开启智慧航运的巨大发展空间。”廖威决定,先行先试,既然第一个“吃螃蟹”,就把长江干线做成内河领域北斗应用示范先行区。

“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也没有发展,不具有推广性。要创新,就要敢于与众不同,就要有用逆向思维,打破常规的决心。”廖威说。他把目光瞄准了北斗导航系统和其他通信信息技术在智慧航运发展的深度融合。

他和时间赛跑,与自己比拼,多项一流科研成果问世:国内第一台支持“单北斗”工作模式的国产基准站接收机问世,第一套播发单北斗差分信号的AIS设备、第一台基于单北斗的高精度测量终端以及第一台具有AIS、可接收安全信息的单北斗智能船台终端接连陆续出台,长江北斗从信号接收、处理、播发等各方面均实现了国产化,一举扭转了船舶导航系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

如今,廖威再次站在了行业前沿,他围绕“可复制、可推广、有特色”的总体目标,开始为长江航运孵化并提供更加成熟的北斗技术、产品和服务。他首倡采用AIS系统播发、接收北斗差分信号,创新了北斗系统服务方式,为船舶提供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零成本服务方式;打造的国内第一台单北斗智能船台终端,不仅具备船舶AIS终端功能,还能依托地基增强系统,将船舶定位精度提高到米级乃至分米级。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这是廖威写在工作笔记扉页的一句话,也是他逐梦长江北斗、同精准定位托举智慧航运梦的不竭动力和源泉。2021年,廖威大胆提出利用AIS系统提供航标服务的设想,经过严谨的论证和周密的测试,一举在长江全线获得成功,部分航道水域已经进行了应用推广。看着电子航道图上显现的AIS航标,廖威说自己的心情既激动又平静,激动的是,北斗在长江的应用从立项以来,他经历了千辛万苦,度过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获得圆满成功;而平静的是,作为长江儿女,他深知“远处青山无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关键词: 长江 航运 精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