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王丕刚:四海翻腾云水怒,心潮逐浪高

2022-01-02 16:24:43 来源:中国水运网

自2010年加入厦门市海上搜救中心后,王丕刚便投身海上搜救事业。长期以来,凌晨两三点处理突发事件、熬夜通宵进行救助协调早已是家常便饭,他成功参与处置“达飞利波拉”轮搁浅、“永丰”轮遇险船员救助、“海丰巴生”轮危险品泄漏的应急处置、“3.19直升机坠海”搜寻救助等多起社会影响较大的海上应急搜救工作,最大限度搜救遇险人员、挽回经济损失、降低事故影响。

10多年来,经他直接参与接收并处置的各类报警312起,避免险情事故146起,组织搜救76起,成功救助转移遇险人员380多人次。人命救助成功率100%,船舶救助成功率100%,王丕刚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战则必胜的担当精神,完美诠释了他对海上搜救事业的理想与信念。

敢立潮头勇扬帆,协同力量展大爱无疆

2021年1月13日,巴拿马籍散货船“永丰轮”在菲律宾以东约400海里海域机舱爆炸起火,船舶失去动力、倾斜严重,船上22名船员(其中中国籍船员14名,孟加拉籍8名)危在旦夕,情势危急,经协调,中国台湾籍渔船“闽发渔”率先抵达现场并安全救起全部遇险船员。

根据部搜救中心的建议和厦门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精神,由厦门市海上搜救中心负责组织协调相关力量全力做好获救船员转运和疫情防控工作。王丕刚接到任务后,以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和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根据遇险地点和人员数量及防疫要求,第一时间制定出应急救助方案。同时,他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协调湖里区政府、厦门海关、边检、卫健、海事 、港口、公安、外事、口岸等部门以及东海救助局厦门基地、东海第二飞行队、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外轮代理有限公司、厦门和平码头有限公司等10多家单位通力配合,经2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于17日上午安全接回22名获救船员,并协调相关防疫控制单位顺利完成全体船员的核酸检测及后续保障工作,救助行动取得圆满成功,获得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及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表扬感谢。

拨云见雾敏思索,革新方案守善良初心

2021年3月19日1643时,在观音山沙雕公园附近有直升机坠海。恰逢海上大雾,能见度不足70米,对搜救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王丕刚迎难而上,带领班组人员在搜救中心各级领导指导下,克服了重重压力和困难,积极协调救助力量,统筹制定搜救方案和划定搜救区域,由于参加搜救的公务和民间救助力量多,人员多,队伍庞大,设备复杂,防止在搜救过程中发生次生灾害,提高搜救效率,创造性地利用远“观”近“调”的工作方式,合理调配各方力量开展搜救行动,“分区分片”的构建无死角的搜救方案,联合金门搜救力量通过海上、沿岸、空中建立“立体全方位”的搜救网络,经过24小时的高强度搜救,最终于3月20日15时成功搜寻四名遇难者并将直升机残骸成功打捞。

乘风破浪毅当首,奋战一线扬担当正气

2021年6月17日1803时,值班室的报警电话响起,香港籍集装箱“海丰巴生”轮理紧急求助,船舶由温州开往厦门的途中,在船首位置的甲板发现四个罐柜集装箱有雾状烟冒出,疑似危险品泄漏。接到报警后负责搜救值班的王丕刚脑海中立刻浮现出2018年“桑吉”轮在东海爆炸起火的可怕一幕,危险品一旦泄漏如果处置不当,随时可能爆炸、起火,甚至严重污染海洋环境,同时泄漏的危险品气体对人体身体健康危险极大,情况万分紧急,部搜及省市领导密切关注着险情的处置情况,他建议献策,积极靠前,根据应急指挥部指令积极协调应急和清污力量,指导船舶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对船舶进行重点跟踪和监控。 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内,他和整个搜救团队通宵达旦,连续奋战,经过他们的有序、高效、专业处置,船舶终于于18日早晨安全靠泊海天码头并由有资质的专家和港口各方应急救援力量的配合下消除危险源,避免船舶在台湾海峡敏感水域的恶性事件发生。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多年来,王丕刚亲自参与了上百起险情事故搜救的指挥协调工作,在每次的搜救任务中,他选择了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洁,人命更安全”的搜救人的核心价值观和“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20年获福建海事局“先进共产党员”称号,也因为其出色的搜救业务能力,被厦门市安委聘为海上搜救专家。

关键词: 心潮 逐浪 腾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