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待闸船舶过千艘 贵港海事多措并举全力疏堵保畅

2022-03-10 18:41:41 来源:中国水运网

近期,受西江干线多处船闸停航维修、春汛等因素影响,贵港辖区待闸船舶总量突破逼近1500艘。待闸船舶积压,如何保证锚泊秩序?留守船员众多,如何确保服务到位?为解决好锚泊船多所带来的问题,贵港海事局多措并举,积极保障过闸船舶安全及秩序良好,确保辖区水上交通形势安全稳定。

“在船闸维修初期,我们就预见到了可能会出现船舶滞航的风险,因此采取了相关预防措施。”贵港海事局通航管理处处长向晓东告诉记者。该局相关工作人员来到贵港船闸、桂平船闸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了解船闸维修进度、维修期间船舶通过和待闸情况及下一步维修计划,提出了要优化维修计划,提高船舶通行效率,分级锚泊分级待闸等建议,并提醒桂平船闸要注意水位上涨对船闸维修工作的影响,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保障船闸维修工作顺利进行。

协调联动凝聚四方合力

“维护辖区通航秩序,营造良好水上交通环境使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向晓东说道。为疏解船舶滞航问题,贵港海事局主动推动涉水事务由条块分割向全要素管理转变,利用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平台,提前发布航行通告,向各航运公司、船舶告知船闸维修时间,提醒各船舶合理调整航次计划,注意统筹船闸维修期间航运安排。

同时,积极对接贵港市交通运输局、港航、航道、船闸等部门,协调滞航船舶过闸调度与安全监管工作,推动贵港市于2022年2月26日12时正式启动贵港市西江黄金水道通航突发事件Ⅲ级(较大)应急响应,并协助贵港市交通运输局推动贵港市西江黄金水道通航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印发了《关于划定临时锚泊区的通知》,划定了待闸船舶临时停泊水域,将桂平船闸上锚地待闸船舶数量控制在300艘,其余船舶安排在郁江桂平欧村湾至社步水域停泊,有效缓解了待闸锚地压力。

为有效降低辖区待闸船舶数量,贵港海事局还向船闸调度中心提出了提高船舶通行效率的多项建议,包括限制出港船舶数量、分级调度、倒闸等,采取倒闸措施,调整上下行闸次以平衡桂平船闸坝上、坝下待闸船舶数量,及时疏散上游待闸船舶下行,减缓船舶滞闸压力,并要求船闸运营单位及时了解待闸船舶动态,做好待闸船舶船员的心理疏导和服务工作。

现场监管确保锚泊安全

在贵港船闸的锚泊区内,穿着庄严海事制服的执法人员正穿梭于待闸船舶间,对过闸船舶进行安全检查。“这里就像一个水上停车场,但是管理起来却不像汽车停在陆地上那么简单,”桂平海事处处长刘昌平和记者说道,“船舶在这里停靠,不仅和锚泊区自身承载压力息息相关,而且也要随时关注各船舶大小和锚泊方式。”近千艘待闸船舶,也就意味着有两到三千的船员也同时生活在锚泊区内,船员们日常的出行、生活的补给,甚至伤病的救助,都成了锚地管理的难点。

为此,贵港海事局加大现场监管力度,统筹安排桂平、平南海事处以及海巡执法支队多部门的协调联动,加强对船舶锚泊地锚泊船舶的现场监管,及时对船舶锚泊地进行船舶安全和锚泊秩序巡查,保障船舶滞航期间船舶停泊安全。此外,利用微信公众号、航运公司微信群、短信平台、VHF等平台,积极开展锚泊地船舶安全宣传引导,向停泊船舶船员宣传防火防盗、船员值班、应急管控措施,并提醒各船舶及时收集有关气象水文及航道信息,注意用火用电安全,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船舶锚泊安全。

智慧赋能聚焦精准执法

为创造安全、有序、畅通的待闸船舶秩序,贵港海事局积极探索利用全要素水上“大交管”监管手段,助力协调解决待闸船舶滞航问题,实现高效精准的交通组织。在现场管控过程中,贵港海事充分利用广西海事智慧监管系统“千里眼”的优势,为海事现场疏导提供精准建议,对船舶碍航和风险隐患做出智能分析和自动提醒。

同时,利用智能化监管系统和设备,对船舶待闸水域进行电子巡查,实现远程监控与现场管控的深度融合。一旦发现船舶锚泊秩序混乱、船舶航行不畅等问题,及时运用系统派发工作任务至现场管控小组,做到电子巡航发现通航秩序问题的通报、跟踪、反馈全过程无缝衔接。此外,利用无人机空中巡查与海巡艇水上巡查、电子巡查相结合的立体式管控模式,协助查处了一批船舶在航行中具有时效性和隐蔽性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消除了监管盲区。截至3月7日,贵港辖区待闸船舶数量上升态势已得到初步遏制,待闸船舶锚泊秩序良好。

下一步,贵港海事局将持续跟进贵港、桂平船闸维修进度,按需发布航行通告,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强船闸维修期间待闸船舶秩序管理,助力优化船闸运行调度能力,提高通航效率,同时将继续优化管控措施,进一步降低待闸船舶安全风险,确保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关键词: 多措并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