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武港集团完成首批进口大豆“散改集+水铁联运”新业务

2022-03-11 15:38:13 来源:中国水运网

3月11日,由武港集团中港物流代理,阳逻港、金口港、金控粮食码头“三港联动”开展的进口大豆“散改集+水铁联运”新业务顺利完成。本次业务涵盖货运代理、空箱调运、短驳运输、散改集装箱、水铁联运等多个物流环节,首批累计转运货物5.4万吨。

该批货物是美国进口的散装大豆,在上海清关后通过水路到武汉中转。武港集团根据客户需求,统筹调配全港资源,策划最经济的物流运输方案,分批次在金口港和金控粮食码头进行“散改集”,再通过阳逻港铁水联运一期发往四川地区,相比以往水路运输全程缩短7-15天;相比以往单一公路或铁路运输可降低运输成本20%以上。

为解决空箱箱源问题,武港集团中港物流多次和武汉铁路局协商洽谈,在全国铁路空箱资源非常紧缺的情况下,仅用10天时间就成功争取到35吨系列铁路宽体箱空箱1000TEU,并成功承揽该线路武汉节点的全程物流代理。

不同于常用的标准集装箱,铁路宽体集装箱的长、宽均增加了20公分,载重量增加了25%,对于集装箱装卸作业工艺、运输车辆配置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将金口港短驳至阳逻港的货物安全高效转运至铁水联运一期,武港国际对5台内集卡进行专项改造,达到铁路宽体箱的运输标准。

此次业务的圆满完成,是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港口物流枢纽建设”号召,推进中西部地区大宗货物运输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动实践,是各港区协同联动,港口业务一体化运营的成功典范,也是集装箱码头业务市场竞争力以及港口集疏运能力的再次彰显。

武港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散改集+多式联运”物流运输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大宗货物物流成本,带动集装箱发运量、中转量较快增长,该业务后续还有10万吨进口大豆陆续到港作业。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