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东莞海事织密织牢水路疫情防控网

2022-03-23 19:16:21 来源:中国水运网

东莞口岸作为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联系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口岸,以及腹地能源、原材料物资运输的重要中转地,是连接粤港澳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屏障。东莞水运口岸有大型集装箱码头、客运码头、液化天然气码头、危化品码头,来自国际航线的船舶和国际换班船员数量众多。如何预防疫情通过口岸传播成了摆在东莞海事局面前的一大挑战。

东莞海事局积极建立与地方政府、海关、边检、引航等单位信息互通平台,及时通报信息,联合组建水运口岸国际航行船舶船员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共筑水运口岸联防联控防护线。

“为确保联勤联动,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到对辖区船舶、船员、作业动态信息100%掌控。”东莞海事局船舶处四级主办付永乐说,通过采取7天预报和进港确报的方式,全面加强船舶疫情防控相关信息核查和通报,严格核查进口岸申请、上一港离港证明、船员健康状况等信息,对核查发现异常的船舶按“一事一议”进行妥善处理。

“水上口岸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是落实国际航行船舶管控措施,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付永乐告诉记者,通过远程PSC检查开展窗口期外轮“体检”,运用VTS、雷达、AIS、海巡艇现场巡查等多种手段加强船舶动态监控,通过水陆巡查、监控、抽查现场作业视频等手段重点抓好船岸界面管理、国际航行船舶泊位搭靠作业管控等重点环节,切实将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落实到日常安全监管中。

“我们结合口岸防疫的工作实际,不折不扣落实。比如船员能否下船、维修人员如何管理、船上垃圾如何清运……防控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抓好船员管理。”付永乐说,为了教育引导港航企业充分认识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辖区6个海事处走访辖区主要航运公司、代理、码头等单位,进行疫情防控政策解释和宣传。截至3月22日,该局已走访65家航运企业,有效搭建了陆路水路、线上线下立体的联防联控机制,确保了辖区水上口岸疫情“零输入”。

为优化船员换班工作流程,该局加强与交通运输、转运隔离等专班的沟通联系,推动“东莞国际船员健康驿站”常态化运行,推动加快换班船员核酸检测速度,船员换班由“应换尽换”向“应换快换”转变,自疫情发生以来,共协调保障564艘次国际航行船舶及航行港澳的小型船舶在东莞水运口岸完成船员换班4353人次。

除了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外,该局实行外贸船舶进出口岸100%“单一窗口”系统网上申报,进一步提高国际航线船舶运营效率。精准对接供港运输专线船舶信息,及时掌握供港物资情况、进出港计划、生产调度、船岸双方海事需求等情况,为粮食运输、核酸检测活动板房装运、LPG安全运输等提供海事专业服务,制定运输保障方案,根据港澳航行船舶、粮食运输等民生物资船舶的特点,研究开航前检查要点,指导航运企业和船舶船员做好开航前自查和整改工作,督促、帮助船方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聚合各方力量打造民生物资,供港物资运输“水上高速公路”,累计保障236万吨粮食、488万吨煤炭及能源物资顺利运输。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