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正文

今年以来,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成批涌现

2020-06-22 08:44:13 来源:证券时报网

过去两年,基金行业享受着“天时、地利、人和”——监管层大力推动权益投资、专业投资者定价能力提升、炒股不如买基金理念深入人心。尤其是今年以来,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成批涌现,已有超过50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个人管理规模在百亿以上。

公募迎来“大基金时代”。但是,管理“大块头”需要“大智慧”。面对成长的烦恼,基金业过往的基金经理单兵作战模式发生变化,团队作战成为趋势。海外市场常见的千亿级基金令人期待。

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数量猛增

6月12日,南方成长先锋成立,规模321.15亿;5月22日,易方达均衡成长成立,规模269.67亿……巨型爆款基金不断出现,今年以来已经成立的新基金中,百亿级别的达到11只,其中8只是主动权益基金。

在基金发行史上,2010年至2019年,每年发行成立的百亿基金数量分别为2只、0只、6只、2只、4只、13只、11只、8只、14只、26只;2015年至2019年出现的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为10只、0只、0只、7只、1只。如果今年上半年的发行高潮持续,百亿基金数量有望挑战历史纪录。

爆款不断涌现,基金经理管理规模随之加大。目前,管理规模在100亿以上的基金经理有55位,最多的管理了近700亿资金。这些基金经理主要分布在汇添富、广发、交银、中欧、富国、兴证全球、易方达等基金公司。

“爆款基金拥有相同的基因,一是赚钱效应,二是绩优基金经理,三是销售渠道力推,三者缺一不可。”德邦基金品牌与战略负责人直言。

信息的广泛传播也是助推爆款出现的主要原因。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认为,新基金发行时,基金公司、渠道客户经理在微信等平台大举推荐,对打造爆款基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时代,很容易形成赢家通吃局面,资金迅速向有长期业绩的基金经理及头部公司集中。

华南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认为,去年以来,在监管层引导鼓励下,权益基金大发展。2019年权益基金业绩展现出明显的吸引力,今年A股继续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市场信心不断提升。同时,基金营销比拼激烈,公众投资心态受到影响。

团队化作战或成趋势

权益基金正成为主战场

“未来权益基金的市场容量会越来越大。优秀基金经理已经在管理几百亿规模,离千亿规模不会太远。”安信基金表示,近两年,市场越来越成熟, 优秀基金投研团队和产品的号召力逐渐增强,依靠团队管理产品已是可以预见的趋势。

不过,这一趋势也令规模与业绩的矛盾更加突出。汇安基金零售业务部总经理魏嵬表示,基金管理中有个“不可能三角”:规模、超额收益、流动性三者不可能兼得。

德邦基金品牌与战略负责人表示,规模大会超出投资管理半径,这一点已在数据上得到验证。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核心分析师李颖表示,基金投资受到容量的限制。大规模权益基金的投资运作中,如果规模与策略容量、基金经理能力容量出现冲突,只能在保持规模还是保持策略优势中被迫做出平衡。

但是,行业快速发展,大众客户需要单只容量更大、长期业绩更稳定的旗舰产品。一些大型基金公司已经在朝团队化运作方向发展。

主动权益规模较大的中欧基金就是一个代表。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表示,不希望发太多的基金,这会让大众客户不得不按照短期业绩去挑选基金;希望提供数量较少、差异明显的基金产品,把长期业绩做到卓越,单只基金也能够容纳很大的资金量。

一家基金公司权益投资总监表示, 该公司考虑由多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一只基金或同一类基金。“国外很多公募基金都采取类似方法,国内资管行业也在尝试。我们公司正在做内部优化,通过增聘基金经理等方法解决大基金的管理问题,用业绩证明有能力管理好大基金。真的到了千亿规模,仍能保持风格一致,把收益率、回撤控制都做好。”

据了解,目前不少大型基金公司都有类似的计划,由风格一致的基金经理形成团队,共同作战。

数据显示,2019年末,国内股票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合计占年度GDP的比例仅为3.2%,同期美国股票基金相应占比为69.5%。若以这一数据为参照目标,我国权益类基金或有65万亿人民币的市场空间。公募基金等资管机构迎来巨大发展机遇,权益基金正成为竞争主战场。

诺德基金FOF投资总监郑源表示,居民为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希望投资权益类市场。2016年以来,A股波动性逐步降低,基于结构性行情的整体慢牛市场特征逐步形成。同时,公募基金整体表现较普通投资者更具优势,公募权益基金具有相对较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看准权益资产发展空间的不仅是公募。外资独资基金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在加大布局力度。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直言,公募基金要好好把握未来三到五年的黄金发展期。

华南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投研能力是公募基金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公募基金相对于其它资产管理机构的优势。公募基金要保持在权益投资领域的优势,必须不断发展提高,为优秀基金经理发挥优势提供基础。

“基金经理离职率一直在20%左右,人才争夺战不可避免。”晨星(中国)研究中心基金研究总监王蕊表示,基金公司长期发展不应仅靠几位明星的投资管理能力,而应该构建优秀的投研团队,用良好的投研交流机制提升管理团队的整体业绩,以良好的内部培养与晋升机制管理团队,满足行业扩容以及管理规模扩大产生的需求。

“我们注意到监管层有意放开公募基金经理兼任专户产品投资经理的限制。这是为公募基金业留住优秀人才所做的积极探索和尝试。”郑源说。

关键词: 基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