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交易所重磅出手!
2023-09-29 15:26:09 来源:金融界
9月的A股市场目前已经落下帷幕,月内市场表现弱势,节后市场如何变化,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假期内消息的影响。双节伊始,监管层就又有新动作,这对于A股市场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01
证监会强化财报信披要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9月28日,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23年修订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及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证监会表示,现行《规定》对规范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及信息披露行为起到重要作用,但部分规定实际应用中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部分规定执行中判断空间较大、披露模板化问题较为突出、与其他监管规则的协调衔接有待加强等,为提高财务报告编制质量,有必要对《规定》进行修订。
此次修订主要涉及五方面内容:
一是在总则中明确重要性判断原则。对于披露事项涉及重要性标准判断的,公司应披露重要性标准确定方法和选择依据。
二是减少冗余信息披露。简化公司基本情况等披露要求,对于其他规则已明确要披露的信息不再要求重复披露,提升财务报告可读性。
三是压缩模版化披露空间。对于收入、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各行业、公司间差异较大、个性化较强的会计政策,要求公司结合自身情况充分披露相关确认原则、计量方法及依据,不得照搬照抄《企业会计准则》。
四是细化重要报表项目附注披露要求。主要包括,强化应收款项、存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相关信息披露要求,要求公司披露重要资产的减值情况、减值过程中使用的关键参数及确定依据等;要求公司充分披露收入分解信息,以及识别的履约义务、交易价格分摊等重要信息;优化现金流量表披露要求,要求公司披露不涉及当期现金收支、但影响财务状况的重大活动等;完善政府补助、套期、股份支付相关信息披露要求,充分反映公司经营情况。
五是增设专节明确研发支出附注信息披露要求。要求公司全面披露研发支出的归集范围、金额增减变动、资本化费用化判断标准及依据、减值测试情况等重要信息,引导市场各方恰当评价公司科技创新能力。
为保持监管规则协调一致,本次修订结合近年《企业会计准则》和资本市场监管规则的调整,对企业合并、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政府补助等披露要求予以完善。
同日,证监会还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 (2023年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1号解释性公告》),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本次修订主要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监管实践中市场反映的突出问题,如非经常性损益认定缺少原则性指引,市场判断标准不统一;二是部分规定与当前市场环境、发展阶段不适配,如金融资产相关列举项目未能恰当考虑公司开展的所有金融活动;三是随着监管规则的调整,应相应调整《1号解释性公告》相关内容,与其他监管规则保持协调一致。
此次修订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一是新增三项非经常性损益判断原则,明确非经常性损益应基于交易和事项的经济性质、结合行业特点和业务模式、遵循重要性原则进行认定,为公司恰当披露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提供指引。
二是明确实际执行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如规定公司因经营活动不再持续,或因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调整等而对当期损益产生的一次性影响,应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减少实务执行争议。
三是完善政府补助、金融资产、股份支付相关非经常性损益列举项目,明确相关业务损益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标准,帮助投资者恰当评价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提升财务信息披露规则与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发展阶段之间的契合性。
四是结合近年《企业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则修订情况,完善《1号解释性公告》相关表述,在股份支付、显失公允的交易损益等列举项目上,与上市发行、退市环节有关要求保持一致。
02
沪深交易所出手!
发行承销“全链条问责”
证监会针对财报披露问题出手,沪深交易所则针对IPO相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
9月28日,沪深交易所均发布发行与承销业务指引方面的《发行承销违规行为监管(试行)》,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根据《发行承销违规行为监管》,沪深交易所落实发行承销“全链条问责”,通过明确各环节典型违规情形及处罚标准,引导规范市场各参与主体行为,切实维护证券发行承销秩序。
沪深交易所表示,注册制下发行承销涉及各方利益影响,需要配套加强发行承销事后监管,不断提升监管规范性和透明度。
《发行承销违规行为监管》的发布,旨在规范证券发行与承销相关自律监管工作,提升监管规范性和透明度。据悉,监管对象包括上市公司、发行人(以下合称证券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投资者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则规定的其他机构及相关人员。
沪深交易所还落实发行承销“全链条问责”。《发行承销违规行为监管》围绕内部制度流程建设及履行、路演推介、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撰写及管理、买卖双方参与新股询价定价配售、信息披露与业务操作以及底稿管理等发行承销各业务环节,通过明确各环节典型违规情形及处罚标准,引导规范市场各参与主体行为,切实维护证券发行承销秩序。
03
港股假期首日大涨
A股节后有望同步反弹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假期内的消息面以外,A股节后走势还会受到港股及海外市场在假期内走势的影响。若外围市场迎来上涨,A股节后大概率迎来同步拉升。
今日是假期第一天,港股市场高开高走迎来爆发,恒生指数盘中涨近3%,恒科指盘中涨近4%。个股方面,三大造车新势力集体走高;申洲国际、京东健康、阿里健康、新世界发展、李宁、网易等纷纷走高。此外,A50期指盘中涨幅也超1.5%,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超百点。
目前来看,假期内市场走强,原因是综合性的。
首先,从全球资产定价之锚来看,昨晚美国国债收益率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与此同时,美元指数亦出现杀跌。短期之内,权益类资产的估值压力得以缓解。因此,昨晚美股亦有一定涨幅。
其次 ,8月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企稳迹象增多。分项数据来看,消费、工业生产、制造业同比增速多数反弹,进出口和地产增速跌幅收窄,通胀触底回升,信贷社融数据小幅高于预期。
此外,地缘方面也出现了缓和迹象。
因此,在积极因素持续汇聚、港股等权益市场假期强势的情况下,多数机构认为节后A股走势并不悲观,有望迎来同步反弹。据中证报报道,私募机构表示,目前市场处于偏底部区域,后续下行空间有限。展望后市,四季度投资机会需看政策力度,权益市场或在进行底部确认后迎来震荡修复阶段。建议选择有产业趋势的行业,把握相对确定性的机会。
招商证券则指出,在经历了二季度至三季度的调整后,A股迎来基本面、流动性、政策面的上行拐点。外部流动性的压力逐渐释放,四季度外资有望重回流入趋势。A股在四季度有望迎来重大转机,演绎N型的最后一笔上行走势。风格层面,四季度大盘成长占优的逻辑更强,行业层面,从景气回升,产业趋势和外资偏好来看,电子、计算机、家电、汽车、医药等行业值得重点关注。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证监会、交易所重磅出手!
- 借壳回A第8年,分众传媒已没了成长空间?
- 这回“顶流”真跑了!
- 包头一景区最新发布
- “双节”桂林天气晴好,中秋月圆节后或迎桂花香
- 菏泽市定陶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 漳泽农商银行开展“迎两节”营销活动线上培训
- 9月全国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20亿元
- 今天,送你一个圆
- “金秋享悦购 荆彩消费季”活动在汉启动
- (杭州亚运会)亚运观众特写:体育比赛里的热爱、
- “最美”亚运村在杭州?多国运动员花式点赞|世界
- 杭州亚运会丨亚组委回应“一票难求”:正多种方式
- 杭州亚运会 | 一枚等待了25年的金牌
- 杭州亚运会|亚运特色项目“热”出圈 彰显亚洲体
- 深圳侨务代表团访问西班牙、德国、瑞士,“以侨为
- 中秋国庆将至,深圳疾控最新健康提示→
- 聚焦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获得一枚团体银牌 河北
- 最新中秋国庆双节文案简短 中秋国庆双节同庆贺词
- 第八届海南省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 比赛落幕
- 长假首日出城车流量大,武汉高速公路入口未现明显
- 姐妹回娘家,中秋庆团圆
- 通信公司高管是“内鬼”!湖北公安侦破一起为赌博
- 中国云厂商掘金东南亚:阿里云、华为云和腾讯云“
- 高端PCB“加速跑”!产业链厂商密集布局 市场有
- 比亚迪仰望汽车全国首店在上海开业,年内覆盖全国
- 投资 2.7 万亿韩元,三星 SDI 将与 Stellant
- 美光 128GB 单条 DDR5 内存出样,采用 32Gb 芯片
- 港口假期坚守故事——坚守,别样的团圆
- 中国船级社重庆分社与重庆海事局开展客船“国庆”
- 宿迁航务中心组织开展船舶漏水处置实战演练
- 三峡升船机复航
- 威海港开启首单鲜活帝王蟹业务
- “双争”有我 | 情景剧《临终托孤》,展现扶贫
- 节日期间,沈阳有两次降雨!
- 项目化学习赋能“教”与“学”(上)
- 政协委员围绕港澳所长、海南所需搭平台优服务 携
- 天涯共此明月时丨第十九期全媒体实训营作品展
- 极目楚天舒 九州共此时|免费、半价!湖北咸宁国
- 双冠!中国队包揽杭州亚运会男女20公里竞走金银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