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原创 > 正文

【时快讯】中国科学家发现首个作物耐碱性盐的重要基因 15亿亩盐碱地能否再造一个“大国粮仓”

2023-05-26 09:05:01 来源:杭州网

中国科学家发现首个作物耐碱性盐的重要基因。近期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的这一重要科技成果,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它意味着,从现在起,人们将可以利用分子育种手段,显著提高多种农作物的盐碱耐受性。


【资料图】

自然资源部日前发布的公报显示,我国耕地面积已达19.14亿亩。而此前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盐碱地规模竟与之同一量级,达到近15亿亩,约占世界总量的十分之一。

“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做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试点”……近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将盐碱地视作后备耕地的“头号种子”。

我们为什么需要更多耐盐碱农作物?向盐碱地要粮食,究竟有多难?与它“打交道”有什么讲究?近日,记者采访了上述科研成果的发布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旗及其团队骨干成员,并在东海之滨的浙江窥见了改良盐碱地种粮的“硬核实力”。

盐碱地能种什么粮

“你看这白茫茫的一片,好像下了雪;但它不是雪地,是盐碱地。”在中国水稻所,记者遇见了前来讲座的谢旗研究员。他从手机里翻出了一张几年前摄于新疆阿克苏的照片。

原来,随着淡水资源紧缺、化肥过量施用和气候变化加剧,大量易溶性盐类随水分蒸发,在土地表层集聚。“土壤盐渍化”趋势令人揪心。预计2050年,世界一半可耕土地都要遭此影响。照片上那抹白,不是别的,正是结了晶的盐。

据测算,每改良和耕种1亿亩盐碱地,能为中国增加100亿公斤以上粮棉油产出。可见,18亿亩耕地的“生命红线”之外,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足以成为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金钟罩、铁布衫”。

不过,并非所有盐碱地都适合种粮。盐碱地被分为轻、中、重度三类:含盐量不超过3‰,PH值在7.1到8.5之间的为轻度;含盐量超过6‰,PH值在9.5以上的为重度;中度居于两者之间。一般,中、轻度盐碱地被认为具有耕种潜力。

然而,在盐碱地种粮食,并没有那么简单。农民有句老话“盐碱地里种庄稼,十年九不收”,高盐而贫瘠的土壤往往会使农作物难以吸收水分,长得瘦小羸弱,甚至因根部中毒而死亡。

颇为矛盾的是,改良盐碱地的“上上策”,恰是种植农作物。

“盐碱地种粮,靠的是勤能补拙、持之以恒。”谢旗说,只要作物能够在盐碱地上成活,通过年复一年的种植,就能有效吸收并带走盐分、提高地温,促进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和有机物分解,并在表层土壤和下层土壤之间形成防渗保水的“犁底层”,阻隔盐分随地下水的蒸腾向上积聚。

谁能撕开一道盐碱地种粮的“口子”?

谢旗将目光投向了陪伴人类走过数千年文明史的古老谷类作物——高粱。

“高粱起源于西非的半干旱地区萨赫勒,那里降水少,土地贫瘠,土壤盐碱度比较高,所以,它先天就比其他作物更具耐盐碱的本事。”谢旗说,如今在国人眼里,高粱只是酿造白酒的主要原料,但在世界许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高粱仍是数亿人口赖以生存的主粮作物。

“种高粱,可不止为了酿酒”

这几日,新疆大地正火速回暖升温。谢旗团队成员、中科院高级工程师唐三元即刻动身前往。

唐三元在团队中主要负责高粱新品种培育及示范推广。这次,他带着新育成的“中科甜438”“中科甜968”两大甜高粱品种,来到这片位于和田与阿克苏地区的千亩盐碱地,指导新一季种植。

事实上,为盘活盐碱地,中国科学家们大多选择从土壤改良入手,陆续积累了八大体系的数十项实用技术,包括用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滴灌水盐调控等。多年来,谢旗团队却坚持把精力都花在培育更耐盐碱、更高效益的高粱品种上。

“种高粱,可不止为酿酒。”谢旗揭示,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国人食物消费结构正发生变化:近年来谷物的需求量已减少近4成,肉奶的需求量却增加了3倍以上。利用盐碱地扩大高粱种植对于“端稳中国人饭碗”的意义,恰恰在于实现“肉奶自由”。

最高能在PH值为8.5的土壤中正常生长的甜高粱,正是普通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它的茎叶发达,多汁味甜,营养丰富,是喂食牛羊的理想青贮饲料。食用甜高粱的牛羊生长健壮,每日增重、产奶量和肉奶中多种营养成分含量也相较吃玉米多有提升。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巴西等农业大国都将甜高粱作为优质的畜牧饲料进行利用。

“利用大片盐碱地推广种植优质的甜高粱品种,能缓解我国对饲用大豆、玉米的进口依赖,提升饲用粮食的自给水平。”谢旗说,牛羊长肉产奶,人们吃肉喝奶,最终,盐碱地上种植的甜高粱,还是“入”了人的肚子。

“目前,我们一共育成了9个饲用甜高粱新品种,在宁夏、河北、山东、新疆、江苏、吉林、内蒙古等地的80万亩盐碱地、旱地上获得了丰收。”唐三元透露,土地的盐碱化往往与荒漠化过程相伴而生,甜高粱正化身其中顽强的“生态斗士”,在贫瘠而干旱的环境中改善土壤,为人类社会创造粮食。

“几个月后,它们能长得比我还高!”看着新播完的高粱盐碱地,他语带骄傲。

破译“耐盐碱密码”

既然高粱可以,那么,让其他粮食作物也能在盐碱地成活,是否有可能?的确有。

通过6年的时间反复试验与验证,谢旗团队在DNA分子层面终于获得了关键性发现——

他们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编辑等现代遗传育种技术,联手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8家科研单位的专家团队协同攻关,在高粱中成功锁定了一个调控耐盐碱性状的重要基因AT1。

经过反复试验,联合攻关组发现,AT1基因的耐盐碱功能同样适用于其他的禾本科粮食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麦和谷子;在水稻中,他们也发现了与AT1同源的GS3基因。

“在此之前,科学家只知道GS3基因能控制水稻种子的粒型,这一次,我们验证了它的耐盐碱功能。”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菲菲全程参与了研究。

她透露,大田实验中,一旦将AT1或GS3基因敲除,在盐碱地上,尤其是高PH值的苏打盐碱地上,这些粮食作物的存活率均显著提升,就连谷物的产量、全株植物的重量也能增长20%至30%。这就为更多作物的耐盐碱品种的改良与开发,打开了一扇“分子设计”的窗户。攻关组曾作出假设与测算:未来,如果全球20%的盐碱地能种上围绕该基因进行精准改良的耐盐碱作物,每年至少可为全世界增加2.5亿吨的粮食产出。

《科学》审稿专家将这一发现称为“农业生产领域的重大突破”。

“之前,学术界对于植物的耐盐性的认识更为深入,相关研究较多,例如袁隆平院士团队大名鼎鼎的海水稻,就是耐盐性水稻的代表;相比之下,对植物如何耐碱的研究成果则少之又少。”于菲菲表示,与这一科研现状相对的情况则是,在全球盐碱地的类型中,富含氯化钠和硫酸钠、中性PH的盐地占40%;而富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高PH的碱地则占了60%的“大头”。

“AT1既然是一个起负调控作用的主效耐碱基因,它的发掘在耐盐碱作物的科研育种中,就多了一层‘补短板’‘降盲区’的意味。”于菲菲说。

浙江海岛盐场的实践

盐碱地要种粮,除了改变种子,改变土壤,有时也不失为良策。

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岱西镇的“火箭盐场”,千余亩冬小麦即将成熟,海风吹过,泛起青黄的麦浪。很难想象,6年前,这儿还是寸草不生的海滨盐碱地。

与谢旗团队在内陆盆地、高山洼地等缺水地区推行耐盐碱作物、“以种适地”的改良思路不同,这里环境湿润,可运用相对丰厚的淡水资源洗盐洗碱,“以地适种”就显得更快速有效。

“这一带本是个近万亩的日晒制盐场,底下土壤常年不见阳光,毫无通透性可言,有机质含量很低,含盐量却极高,超出普通耕地足足五六倍。”技术支撑方代表、浙江省农资集团项目经理马琨回忆。

盐既随水来,也会随水走。做好水的文章,昔日盐场在马琨团队的手下,一步步变成了如今5200多亩可耕种的水田、旱地。

头一年,土壤PH值超出8.5。他们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研制了一种粉状“土壤改良剂”,用农机打入表层土壤,酸碱中和,增加有机质含量,再不断灌排淡水,就像模拟洗衣机“加洗衣粉清除衣服里的脏东西”一样,洗去土壤盐分。

此后两年,在播种单季稻前,他们都会用淡水再次淋洗土壤;稻种发芽过程中,与常规耕地“保持水位不能没过种子”的规矩不一样,他们采取“日灌夜排”方式,白天灌水稀释盐分,夜里排水让稻种呼吸,通过高频率排灌淡水进一步压低盐分。

马琨算过一笔账,在改良盐碱地种植水稻,比普通耕地高出约3成用水量。因此,盐场周边新修的两个水库,每年都会在雨季和台风季时蓄足淡水。

从2018年的每亩不足350公斤到2022年的亩均450公斤,盐场数千亩稻田的平均亩产年年增长。最高产的一片,亩产已达600公斤,与当地优良耕地的产量不相上下。

盐碱地也能种粮食?马琨笑说,曾经,当地老百姓充满怀疑,后来,却争先恐后赶来承包田块。

事实证明,盐碱地经过科学的土壤改良,配合恰当的农艺优化,也能变身“千斤良田”,种好“甬优1540”“秀水14”等常规水稻品种。

有人说,盐碱地是大地的泪痕。擦去泪痕,昔日的“无名之辈”未来无限可期。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