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正文

《SOHO小报》成媒体圈中不可绕过的重要角色

2019-09-23 16:45:48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2015年4月17日 回过头来看,大卫·芬奇导演的《搏击俱乐部》与《SOHO小报》很相似。《SOHO小报》的老板是一家颇具实力的地产公司,而它只是一本内刊(与杰克相似,他也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公司白领),最早的时候只负责公司通报工程进度、施工情况。可在2002年至2010年的九年里,《SOHO小报》几乎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学术讨论的阵地之一,在媒体圈中也是不可绕过的重要角色。

早在2002年,由SOHO中国主办的《现代城客户通讯》正式更名为《SOHO小报》,主编也就是当时SOHO中国高级副总裁许洋决定为这个全新的名字赋予一个新的生命。他找来了当时正在跟洪晃做时尚杂志的李楠,两人作为主创开始筹划新的杂志内容。“封面故事离与公司有关的话题越来越远,只是远远地有一些呼应。专栏作家居多,比较小资一点,不是那么学者、知识分子型的”,许洋回忆时说。《三联生活周刊》的朱伟评价《SOHO小报》,“它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本新知识分子杂志。它不用考虑市场,也就不用在市场与自己想要发出的声音之间做让步与平衡。”

我们看到许多内刊乃至出版刊物都自以为是地做着奢侈品的推荐,高收入人群的生活消费方式报道。而《SOHO小报》之所以能够吸引高端群体的读者和作者,其重要的因素便是他们当时设定的“正反馈机制”,即是通过《SOHO小报》的老板潘石屹、张欣的推荐、派送,让作者的观点在很高端的圈子里被热议。久而久之使《SOHO小报》被打造成了一个在高端群体中极具人文气息的思想沙龙或者说精神共同体,名气像滚雪球一样地扩散。

当然,《SOHO小报》形成庞大的作者群也有着偶然的因素。

据说《读书》前主编沈昌文先生在北京万圣书园看到《SOHO小报》时,他很是欣赏这份不同寻常的企业内刊,于是主动约见许洋和李楠,之后便将很多三联的作者资源引荐给了他们。万圣书园老板刘苏里便在6年时间近70期里为《SOHO小报》先后主持了“非畅销”和“重温经典”、“发现思想”等3个栏目,这些栏目呈现的内容和分量为《SOHO小报》增色不少。有了重量级学者与知名作家的撰文,《SOHO小报》的作者队伍也逐渐扩展至当代艺术家。到2004年左右,许洋和李楠开始启动主持人制,第一批邀请了建筑评论家史建、艺术策展人冯博一和艺术家邱志杰等主持一系列专栏。而主持人大多会主持一年左右,每年也会进行微调,“淘汰一两个,再加进一两个”。最终打造出了被读者们称道的《SOHO小报》各路名家同题作文的封面话题。

九年下来,《SOHO小报》撰稿作者达到300多位,印刷量达25000册。直到停刊之日时,人们才发现,这本刊物就像是中国版的《纽约客》,虽然它们都没有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但是,它们却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令人吃惊的角色。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纽约客》成熟的过程就是整个美国从欧洲人口中的“野蛮人”变为在世界文化中占据领先位置的国度的过程。而《SOHO小报》停刊后,以它的东家为代表的中国房地产商开始大肆地遍地建高楼,中国的城镇人口超越了农村人口,中国的房价却开始节节攀升,且相伴随的不再是知识分子的思考与批判,而是众声喧哗的微博,它将所有人的言论都彻底地碎片化、网格化。

《SOHO小报》如果没有停刊,它或许真的能成为中国的《纽约客》。可现实是,它的离去只能像亨利·鲁斯三世时的《生活》,成为中国杂志业一个日渐古老而著名的名字。(王昺乾)

关键词: soho小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