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世界热讯:引江济淮,千年圆梦!蜀山船闸的“修炼手册”

2023-04-03 08:56:52 来源:中国水运网

‍‍‍‍引江济淮一期工程是国内在建规模最大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2022年12月30日顺利完成试通航,并计划于今年4月正式开通运营。该工程将为皖北、豫东地区供应充足、洁净的引调水,并将成为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其中,蜀山船闸工程位于安徽合肥市高新区,是引江济淮八大枢纽之首,为引江济淮全线控制性关键工程。


(资料图)

科学方案巧解千年难题

东汉末年,曹操曾在江淮分水岭开挖运河,但河道”日挖一丈,夜长八尺”,因膨胀土而“折戟沉沙”。

膨胀土和崩解岩属于江淮分水岭特殊的地质土壤条件,它们的存在是全线工程建设中的“雷区”。这种岩土“脾气暴躁、个性鲜明”,遇水就膨胀溶解,失水就收缩干硬,“蛮不讲理”的特性极易造成渠道垮塌,素有工程“癌症”之称。

为此,项目研发出“特效药”,采取了物理化学改性的方式,通过加入4%的水泥进行拌制,降低土壤的膨胀性,把坏脾气的岩土变成性情温和的“好好先生”。

“用药”的同时,还采用预留保护层、预设排水管等措施“辅助治疗”,保证崩解岩临时边坡及基底稳定,通过锚杆施工方式,采用“先注浆后安装锚杆”的程序,确保地质土壤“病情”的稳定。

匠心智造全线最大船闸

蜀山船闸一线船闸设计船舶吨级为2000吨级,最大设计水头17.26米。泵站总装机6万千瓦,是目前亚洲装机、流量最大的混流式泵站。泵站设计净扬程12.7米,这意味着长江水在蜀山船闸将被抬升12.7米,再翻山越岭流向淮河。

船闸大体积混凝土看似固若金汤,但这些大家伙也有着脆弱的一面。在此恶劣的自然环境里,它们身上极易出现大量裂痕。为了保证质量,项目部采用混凝土温度无线监测系统对温控防裂提供数据支持,为大家伙进行“体征监测”,确保施工质量安全。

同时,项目部还创新研发了可同时实现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需求的自粘式保温保湿养护毯,给大家伙盖上毯子,解决了高大闸墙侧面表面保温养护困难的固疾,进一步保证了工程质量。

数字化助力“一号工程”

引江济淮工程是集供水、航运、生态功能于一体的一场大型跨流域调水“大戏”。为了唱好这出戏,完备的幕后管理工作也必不可少。项目团队通过采取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助力“一号工程”建设,用强大的“电子大脑”安排整场“表演”的节奏。

BIM+GIS管理平台,是整座“电子大脑”的核心,是它实现着对船闸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数字化、精细化和智慧化;基坑自动安全监测系统,则是一座“智能雷达”,有效提高了监测的时效性与安全性。

通过“智慧工地可视化大屏”,即时、精确监测塔吊、升降机等设备实时数据。

如诗如画徽派营区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主营区建设也融入当地特色,项目设计建设徽派园林式营区,采用围合式院落的建筑方式。围墙展现了马头墙、粉墙黛瓦等典型的徽派建筑特点。

在营区内,到处种满了绿植鲜花,一年四季均有美景,营区有了生命的点缀,更显活力。

宿舍区依旧采用飞檐、粉墙黛瓦的建筑特点,可供一百多人住宿,每间宿舍的墙面上均粘贴有不同的标语。宿舍内地面硬化防潮,屋面吊顶,安装空调,设有独卫。在优美的园区环境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中,项目职工安居乐业,积极为项目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