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自贸试验区十年成为改革创新的“高产田”
2023-09-27 16:18:07 来源:央视新闻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十年来,自贸试验区里的制度创新“试验田”,不断发展成为改革创新的“高产田”。
(相关资料图)
每多一个“首创” 就多一项制度创新
你知道吗,这些“首创”都诞生在自贸试验区:推出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第一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清单以外的领域充分开放;建立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次办完所有申报流程;创设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便利跨境资金结算;企业开办只要十几分钟,基本实现持照就可经营;不动产证上放上二维码,扫一扫就能查看登记信息。
每多一个“首创”,就多一项制度创新。302项,这是21个自贸试验区向全国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数量。在这当中,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举措最多,达到85项,放宽外资准入,制造业已经全面放开,服务业开放持续扩大;推进贸易便利化措施,有76项,“买全球、卖全球”不断做大,现在,消费者“海淘”一支口红,快的24小时就能送到家。
302项制度创新成果中,还有40项为优化市场资源配置、34项为促进产业开放发展、34项为提升营商环境、31项为推动金融开放创新、2项为加强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一项项制度创新,正激发出市场活力。
多地数据显示,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新增企业数量、税收收入、实际使用外资、外贸进出口等这几项指标快速增长,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
制度创新让“家门口”连上“出海口”
安徽自贸试验区在2020年9月设立,是全国第六批也就是“最年轻”的一批自贸试验区之一。制度创新给这里带来了哪些变化,来看记者的观察。
进入9月、10月,这家位于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里的汽车外贸企业迎来交货高峰。
总台央视记者 刘柏煊: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辆出口汽车下线,对于中部地区的汽车出口企业来说,它们始终有个痛点,那就是如何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一段时间以来,当地的出口汽车都要先通过公路运输送到上海洋山港,然后出海。从芜湖到上海这一段,平均每辆车的运输成本大约在500元,并不低。
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管委会制度创新专员 章萌:很多企业向我们反映,生产很好,订单有,但是货运物流成本降不下来,我们芜湖不靠海,但是我们有江,我们就想到能不能把江海进行一个打通,把成本先降下来。
大胆试 大胆闯 自主改
水路比公路运输的成本要低,对于汽车这样“大块头”的出口商品来说,全程水路运输也更安全。但如何进行更高效的“江海联运”,在安徽所有具备条件的地级市中,还没有过任何探索。
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管委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李霆:我们也不断地给自己加油打气,试错了也没什么,我们再改回来,我们自贸试验区就是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经过几十稿的调整、几十轮跨地区多部门的沟通协调,安徽自贸试验区版的“江海联运”改革方案终于出炉。
总台央视记者 刘柏煊:这样一个76立方米的集装箱,就是这场改革的一个抓手。出口汽车一出厂,就被装进这样的集装箱,一个箱可以装三辆车,在芜湖港这样一个内陆港就能办好“出国”的手续,接着就等待货船从这里将它们一路沿着长江,送到上海洋山港,然后直接出海。
“江海联运”协调专班成员 何达:直接从芜湖的港口把集装箱运到上海的港口,那么中间减少了很多集装箱调拨装运这些环节,环节越少,企业付出的经济成本就越低。
汽车出口企业相关负责人 束学明:一台车可以省一两百块钱,虽然一台车省的钱看起来不多,但我们一年出口几十万辆,其实对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包括我们产品在海外的竞争力,还是有非常大的贡献的。
创新不断推广 改革带来财富
目前,汽车、空调、太阳能电池板等芜湖制造都通过“江海联运”新模式,实现了“家门口”直连“出海口”。今年前8个月,相关集装箱量同比增长53倍。与此同时,更高效的“江海联运”新模式作为安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正在被更多内陆地区复制推广。
芜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董亮:通过“江海联运”的创新改革,我们这样一个不靠海的中部城市,有了一个直连直通的出海口,这就是改革给我们芜湖带来的财富。
自贸试验区:从小窗口延伸出的大改革
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302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中,有不少改革都涉及“窗口”,比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企业设立实行‘单一窗口’”等等。对于不少企业来说,和政府部门打交道最多的地方就是“窗口”,而下面我们要讲述的改革创新故事,就从自贸试验区里的这一个个办事窗口开始。
在北京的这个企业准入服务大厅里,平均每天有两三百户企业来办事。这里的22个窗口,统一外观,统一编号,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一家连锁药店的经理郑丹丹,这次来办药店的经营许可手续。
连锁药店经理 郑丹丹:直接取一个号,等着叫号,然后一次性就可以办完了,现在很方便。
所有事情,都可以在一个窗口办,不再是过去的一个窗口只能办一类事;企业办经营许可,现在拿到手的是一张综合许可证,而不是以往的跑多次、拿多张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自贸区港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张丹:大家比较习以为常的,比如说像综合窗口或者“一业一证”,其实它们都来自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探索,打破部门,打破区域壁垒的这种改革力度是非常大的,之所以把这些窗口作为改革的起点,当然也是因为它是最接近企业,也了解企业诉求,同时企业也是感受度最强的地方。
在一步步改革过程中,不少地方感受到,尽管窗口前的综合受理已经建立起来,但窗口后台的审批环节还是分类处理,依然给办事效率拖后腿。能不能让审批速度变得更快?
设立于2020年9月的北京自贸试验区,率先发起了“首席审批师”的制度改革。在内部,这场探索也被称为“刀刃向内”的改革,窗口后台的一些职能部门要把原本属于自己的职权“让”出去,要进行跨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不再是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首席审批师 王冠群:原来企业交了材料之后,要经过受理、审核、决定、发证这样多级多人的办理,才能最终拿到许可,推出了“首席审批师”这个制度之后,我们对一名“首席审批师”进行授权,实现由他一个人一次办。
自贸试验区窗口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发挥
在全国的自贸试验区里,从“窗口”这一微小处着眼,进而拓展深化的创新改革,还有很多。在云南自贸试验区,中文、英语、缅甸语、老挝语四种语言在这里的窗口“无缝切换”,多语种服务多国企业,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产业开放平台。
在安徽自贸试验区,窗口给企业出具一份“信用报告”,就可以代替多张上市“合规证明”,率先试点企业上市创新服务。
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立起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率先打造国际贸易全链条数据服务创新引领区。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21个自贸试验区累计推出了带有各自特色、符合实际需要的3400多项改革举措,其中,超过300项制度创新成果被复制和推广到全国,自贸试验区的窗口示范和引领作用持续发挥。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岳群 吴昊 刘柏煊 黄玮)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自贸试验区十年成为改革
- 威龙股份:将于2023年10月18日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动力更强、产业更新、结构更优
- 建研院: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 林海股份:关于召开 2023 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 赛腾股份:股东孙丰解除160万股份质押
- 月饼龙头中之杰提前半月售罄,东北中秋经济复苏明
- 双节将至 台州海事辖区26艘客渡运船舶投入运营
- 深汕海巡执法大队联合多部门开展节前巡航执法行动
- 争分夺秒 重庆涪陵海事处深夜紧急救助患病旅客
-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创下大型LNG船全球试航最短纪录
- 蓝色宣讲 安全护航——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
- 告别续航焦虑?瑞浦兰钧158Ah问顶动力电芯解析
- 净值单日暴涨192.95%!这只债基是啥情况?
- 政策助推智能网联汽车“驶”向万亿级产业赛道
- 部分打工人用AI之后能力提升43%,可另一些只提升1
- 2金1银1铜!益阳在全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
- 济南完成沿黄湿地公园生态修复70.78公顷
- 实训营园地│尽人事,然后等待
- 实训营园地│他们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
- 钟祥石牌:“唤醒”千年古镇 何必诗行远方
- 谷城:公益捐书5896本 免费向中小学生发放
- 湖北襄阳群众法治宣传教育接受率超90%
- 1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 国家药监局责令相关企
- 全国工会“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上线试运行
- “最强”出游季来了 各地各部门全力做好假期保障
- 司机注意!10月1日起山西调整全省高速公路限速值
- 我国在建最北端高铁站伊春西站完成封顶
- 158亿元!比亚迪收购!
- 兴齐眼药回应股价“跳水”:阿托品滴眼液确有补
- 化妆品厂停产整改!“母婴第一股”金发拉比陷业绩
- 燕京啤酒“打太极”
- 江苏省高速公路“一路三方”联合开展2023年中秋国
- 江苏构建水上交通管控联动机制,护航“水运江苏”
- 百里画廊山水图 精品航线画中游
- 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开展“童心向祖国 少
- 全球可持续交通创新联盟成立
- 江苏绿色低碳建筑国际博览会将于10月10日举行
- 60岁也能参加亚运会 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大运动员出
- 依托杭州西站 余杭要打造“永不落幕的人才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