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方纳米加码主业拟80亿再建50万吨项目 中报亏10亿经营现金流连续五季净流出69亿
2023-10-09 09:25:43 来源:金融界
德方纳米(300769.SZ)拟持续加码主业,再投50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项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德方纳米公告称,公司拟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年产50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拟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辖区内建设“年产50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项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8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份,德方纳米刚公布了25亿投建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该项目产能目前正在爬坡阶段。
业绩方面,由于今年上半年产品售价的下滑以及成本上升,德方纳米归母净利润出现巨额亏损。根据半年报,今年1—6月,德方纳米实现营收88.92亿元,同比增长17.67%;归母净利润亏损10.44亿元,由盈转亏。2022年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12.8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德方纳米最近一个季度的经营活动现金净额艰难转正。而在此之前,公司的该指标已经连续5个季度录得净流出,2022年一季度至2023年一季度,德方纳米经营活动现金净额累计流出69.18亿元。
产能利用率63.59%存过剩隐忧
9月28日,德方纳米公告称,公司拟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年产50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拟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辖区内建设“年产50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项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80亿元。
德方纳米表示,本次对外投资是为了满足公司对自身发展战略规划,通过建设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快速抢占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市场,满足下游客户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巩固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德方纳米在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上布局频频。今年3月底,德方纳米公告,拟与云南会泽县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书,在会泽县建设“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
根据2023年半年报和2022年年报数据,粗略计算后,截至目前,德方纳米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能以及在建产能共计约39.41万吨,其中,在建的19万吨产能为曲靖德方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和宜宾德方时代年产8万吨磷酸盐正极材料项目的设计年产能,目前尚处于爬坡阶段。
而上述拟新建设的年产50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项目,这一产能是目前公司总产能39.41万吨的1.27倍,德方纳米扩产速度越来越快,产能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德方纳米1—6月份的产能为13.83万吨,而当期的产量仅为8.8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63.59%,这一水平处于较低位置。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产能越来越大,结合目前较低的产能利用率,未来产能或存在过剩隐忧。
单季经营现金流艰难转正为9.63亿
资料显示,德方纳米主要从事锂电池核心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等。
在动力电池的四大主要材料中,正极材料处于最关键的位置,占电池总成本比例最高,其性能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各项核心指标。近几年,正极材料的市场需求量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出货量连年增加。
德方纳米的业绩也水涨船高。2021年至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48.42亿元、225.57亿元,同比增长413.93%、355.3%;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1亿元、23.8亿元,同比增长2918.83%、188.36%。
根据2022年年报,德方纳米的业绩大涨,公司表示,主要原因为公司产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市场供应偏紧,且主要原材料在报告期内的单价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公司相应调整了产品的销售价格。
不过,进入2023年之后,受主要原材料锂盐的价格大幅下跌及下游需求放缓影响,公司产品销售价格随着锂盐价格的下跌而下降;而公司此前积累的较高价位的原材料库存消化,叠加下游需求减少的背景下公司的开工率下滑,设备稼动率不足,导致公司生产成本较高,销售价格叠加成本上涨,双向挤压了公司上半年的业绩。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方纳米实现营收88.92亿元,同比增长17.67%;归母净利润亏损10.44亿元,由盈转亏。2022年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12.8亿元。
从单季度角度来看,德方纳米二季度的亏损有所减少。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二季度,德方纳米的归母净利润亏损分别为7.17亿元、3.27亿元。与此同时,在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连续五个季度净流出之后,在今年二季度转为净流入9.6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净利润出现亏损之前,经营活动现金流已经连续5季出现净流出的情况。2022年一季度至2023年一季度,德方纳米的这一指标分别为-17.27亿元、-10.82亿元、-19.45亿元、-13.81亿元、-7.83亿元,累计净流出高达69.18亿元。
业绩不振的背景下,德方纳米二级市场的股价也跌跌不不休。K线图显示,2022年6月27日,公司的股价达到阶段高点265.63元/股,截至9月28日国庆节前收盘,公司股价为76.56元/股,15个月时间股价跌幅高达71.18%。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德方纳米加码主业拟80亿再建50万吨项目 中报
- 恩捷股份溢价3.7倍收购被指变相利益输送 李
- 恒达智控应收及存货16.8亿占总资产过半 郑煤机支
- 中润光能产品结构单一20亿扩产风险暗藏 龙大
- 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0085亿元
- 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延续自主平衡
- 8月份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0160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
-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迎优化进一步
- 我国首艘500kw级氢燃料电池动力船成功试航
- 远离“黄牛” 黄石蕲春海事戳破“包海事”谎言
- 最新公告!关于调整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开放时间的公
- 较2019年增长12.2% 成都文旅市场双节接待游客258
- “双节”掀起消费热 南宁餐饮业销售额同比增18.5%
- 突发雪崩!登山者2人遇难2人失踪
- 江歌妈妈已成立传媒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销售
- 仙桃:持续优化惠企供水服务
- 停车计费能精准点吗
- 高铁一线牵 链上大都市
- 克制猎奇式想象
- 江汉大学学子亚运会勇夺5金1银
- 推动高质量发展,各地纷纷出实招
- “AI换脸”诈骗如何防 金融监管部门提示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科技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科技伦
- 中信证券:美债利率料将持续高位运行,短期难言见
- 中信证券:假期消费活力呈现,出行保持强劲
- 中信证券:空铁客运量增幅扩大,关注淡季逆势布局
- 中信证券:换电模式的潜力并未被市场充分认知
- 中信证券:10年期国债利率在MLF+15bps以上的位置
- 亚运会期间中国香港代表团“尝鲜”数字人民币率先
- 中秋国庆假期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
- 金融监管总局提前高质量完成2023年两会建议提案办
- 张青松:持续推动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优化政策出台
- 寻找知情者!大连一车主将车停小区外道路上,被划
- 福城街道: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点燃学子强国梦
- 科技链与金融链双链融合!济南市发布首批“3060”
- 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荔浦“双节”旅游总消费超4
- 六安地震最新研判
- 让“沉睡”资源变身“活力股” 湖北七部门联合下